我们经常听家长对孩子讲,因为太爱你,所以伤害了你。
果真如此吗?
溺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爱,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是家长为满足自我需要进行的所谓的爱,这种爱常常让孩子产生窒息感。
身边有这样一个家庭,经济基础较好,家长唯一独子,从小在家中养尊处优,从上幼儿园、小学,到选择朋友,到参加各种培训班,大小事父母亲自包办,从不让他自己插手,也很少尊重他的意见,他也习惯了按照父母的安排行事,倒也乐得自在。前年从父母选择的大学毕业后,工作、交友一度不如意,经常与父母发生口角,冲突不断。
这是怎么了?明明一切上好的条件享受着,成长好似一帆风顺,到头来却自己不如意,父母受埋怨。原因就在于父母溺爱的结果,较多地剥夺了他自我成长的机会,受挫感太低,社会适应性太弱。自己内心是怨恨父母的,甚至从小就埋下了种子,只是年少时享受惯了由父母带来的便利,以为只要有困难,只要有需要,父母都能满足。可是,毕业了,走向了社会,工作、社交、发展,父母帮不了一切,还要靠自己来面对,情况就不一样了。
作为父母,认为对他的溺爱只是对他的爱太多了,都是为他好,都是为他着想。成不然,父母的一厢情愿,只能打造一个翻版的劣质的他们,或者打造成时刻需要他人帮助的寄生虫。正是父母,无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世界的机会,自我锻炼受挫的能力,自我认识改造的机会。
与溺爱相对的就是真爱。真爱是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越多,孩子成长就越健康。正视孩子的真实存在,懂得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助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种爱,才是真爱,才是有意义、有价值、负责任的爱。这种爱是以孩子的独立人格、独立需要、独立探索为基础的,是辅助的而非主导的行为。如果说孩子是天使,父母就是天使的守护者,而绝非上帝。
然而很无奈的现实是,有很多家长以真爱之名,做着溺爱的事情。他们往往觉得,他们以前吃过的苦不想在让孩子重吃,他们以前走错的路不让孩子重走。
实际上,苦也罢,错路也罢,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成长就不完整,能力就不全面,更不要说事事包办的溺爱了。看不得孩子吃苦,说到底是家长自己的问题,这是真正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实现童年自我的工具了,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替代品,这是赤裸裸的绑架和侵犯。
孩子不管多小,只要超过两岁,他们都有感觉,都不会心满意足享受家长的全方位服务。他们都有探索的欲望,都有成长的快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不过,这种独立成长被家长无情的残忍剥夺了。等到他们长大到有些需要父母再也不能替他们满足时,这种不满、不自在、无助就会跳出来,等待的只有与父母关系的紧张,只有父母的不理解和埋怨,还毫不自知。
放弃溺爱,重拾真爱,为了孩子的成长,也是自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