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月初九,是父亲的生日。
我和杨先生前两天就订好了生日蛋糕。蛋糕有奶油和慕斯的两类,我们订的一直是慕斯的,虽说价钱比奶油的贵多了,但好吃,不那么甜腻腻的,听说也比奶油的健康。
父亲向来是不在乎买不买蛋糕这些形式的,但我们每次都借口杨小妞要吃,所以每次都会买。
今天的早饭,吃的一定是手擀面,也一定有煮鸡蛋。这是故乡过生日的习俗,也是母亲多年来坚守的传统。甚而连我们三个的鸡蛋也有份,这也是传统:主角吃两个鸡蛋,其他家人一人一个。在今天看,鸡蛋吃不吃都无所谓。可是,小的时候,要是过生日吃两个鸡蛋,或者借光吃到一个鸡蛋,那是极其幸福的事。就是今天,甭管爱不爱吃,这有特别意义的鸡蛋,必须高高兴兴都接受。
母亲又准备了好多菜。受到我初三那天叫她过来吃饭的影响,今天的菜色好看多了,不像除夕那天清一色的“肉色”,荤素搭配也好多了了。但菜量依然挺大。我们家盘子本来就大,数多,量大,肚子小,弄不好又得剩下。幸而我炒菜时,好几个菜都留出一部分。这次母亲没说什么,估计过年这几天一直吃剩菜,她也腻了。
实际上,这一顿,除了三个荤菜,其他都光盘了。母亲也说,这样正好。谁说不是,这样顿顿吃新鲜菜,多好。
过年时给母亲拿了个十斤的金华火腿。母亲今天打开,说什么也得让我拿回来一部分。那么个大火腿实在不好用菜刀来切割,我让父亲找出他干活的手锯,锯成一块儿一块儿的,这样方便吃,也方便放冰箱保存。
杨先生除了吃饺子吃蛋饺吃一点肉,其他形式的猪肉基本不吃,小时候爱吃肉的杨小妞现在只爱肉汤,不爱肉,剩下我一人,也吃不多少。所以我原本只拿一小块儿,母亲非让我多拿两块,说放冰箱存着,慢慢吃。在吃喝这一块上,母亲对儿女,那是十分的大方,有点啥特别的好吃的,她是啥时候都不落下我们。比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元宵的汤圆,她都老早准备好,打电话催着你去拿,不要还不乐意。
吃蛋糕,点蜡烛,唱生日歌。生日帽也有,父亲不喜欢这些形式,也不愿意带。蜡烛,杨先生说要个数字的,我说不要了,父亲更是无所谓。后来象征性的点几根意思意思。管他几岁,忘却年龄,平安健康,快乐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父亲生日,是带着他们去上海游逛了一天。原本打算这几天带他们去杭州转转,可是天冷,人多,体验感不一定好。那就再等等,春暖花开,景色也美,人也脱去厚厚的冬装,松泛松泛腿脚,转起来会更美。
你看,红梅都有开的了。柳条都软了,泛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