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25年1月29日《清远日报》)
当冬天的脚步走到年终,当寒风逐渐褪去它的凛冽,当盎然的春意在天地间悄悄酝酿——春节近了,她轻轻地、却又不失庄重地向我们走来。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情感寄托的节日,如同一首跨越千年的长诗,每一行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句都吟唱着家的温暖与希望。春节,是冬的告别,是春的序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总是以一种满满的仪式感,宣告着旧岁的离去。那此起彼伏响彻云霄的爆竹声,是声响的狂欢,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灵深处对过往岁月的告别,饱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看,家家户户门前挂起的大红灯笼,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它们,照亮了归家人的路,也点亮了心中那份最真挚的喜悦与期冀。春节,因为家在深情地呼唤,唤起游子内心似箭的归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游子心中最温柔的呼唤,无论多远,都要回家。车站、机场、码头,每一处都人潮涌动,行李箱里装满了带给家人沉甸甸的礼物,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归家的喜悦!回家的路途虽远,但心中的那份坚定足以抵御一切寒冷与疲惫。当列车缓缓驶入熟悉的站台,当飞机到达家乡的上空,当航船停靠久违的港湾,这一刻,所有的等待与思念,都化作了笑容。家的味道,令人如此熟悉、如此沉醉。春节,是团圆与爱的盛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节的餐桌,是亲情与友情的盛宴。除夕夜饭桌上的菜都有它独特的寓意,鱼代表着年年有余,饺子象征着辞旧迎新,每一道菜都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年夜饭,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与融合。长辈们忆苦思甜,讲述着过往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成长故事,大家围坐一起,谈笑风生。团圆的温馨与和谐,不只在物质的丰富,更在于心灵的相依相伴。春节,是文化传承的脉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拜大年……这些习俗,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承。春联上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灯笼的每一抹红都照亮了家的方向。孩子们穿着新衣,拿着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对传统习俗的温习,更是对家族记忆的传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仅是庆祝一个节日,更是在守护一份文化,一份属于中国人的根与魂。春节,是新一年希望的开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春节,是时间的节点,也是希望的起点。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回顾过去,更展望未来。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在这一时刻许下新的愿望,制定新的计划。春节,给予我们前进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们相信,无论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新的一年,总会有新的开始,总会有无限的可能,就像春天的种子,虽深埋土中,却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破土而出,绽放出生命的奇迹。春节,是岁月的诗,是永恒的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节,是一首写不完的诗,是一首唱不尽的歌。它不仅是时间的流转,更是情感的积淀与升华。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体会到了文化的魅力,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春节,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也学会了勇敢前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对家的依恋,对文化的尊重,对未来的憧憬,都将如同那永不熄灭的灯火,指引我们一路前行。
蛇年春节,让我们带着这份诗意,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让生命之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枝繁叶茂,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