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我的同学一个个地从教室里走到操场上,再从操场上消失,他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声仿佛一个大大的旋涡,我沉在里面出不来。“我喜欢我的同学们! 我想,并为自己这个想法感到很吃惊注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
一点想法
这本书主要是写一个有点敏感害羞的女孩撒哈拉的故事,她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她很想她的爸爸,于是她经常给她老爸写永远不会寄出去的信,后来被人发现,校长就请她妈妈来办公室“喝茶”。她妈妈看到那些信觉得很伤心,白那么爱撒哈拉了,校长又给她看了撒哈拉在学校的不良表现记录。
然后撒哈拉就被拉去进行“特别照顾” (课外补习),后来她妈妈决定让她留级。撒哈拉觉得很委屈,她觉得那些记录如果没加上自己每天写的“书”,就不算是真正的她。撒哈拉是个爱阅读的小孩,她读了非常多的书,并有一个成为作家的梦想,她会每天写点东西并放在图书馆的角落。
她在特别照顾里遇到了5年级的德里,一个很暴躁的男孩,经常大喊大叫对老师发脾气,他缺乏关爱,母亲是那种一言不合就开揍的人。她觉得他是个很特别的男孩,后来他们分到一班,撒哈拉觉得因为德里学校才那么有趣。实际上撒哈拉非常害羞,她只有一个更加害羞的朋友瑞秋,但她的内心很渴望交朋友,得到老师的奖励,在课堂上发言。
后来学校里来了一个特别的老师,很有意思,以前就知道波迪老师的故事,觉得波迪老师是非常温柔美丽的,这次看了书之后,还是跟心目中的波迪老师有一定的差距,还没看完,只是喜欢波迪老师讲故事,让孩子说出道理,让孩子们写日记,并且认真的批改,制服问题学生,我会慢慢消化,后面重点都是讲老师是怎样教育学生的,还有老师对德里的教育等等,但是对撒哈拉心里的转变却篇幅很小,直到最后一章,撒哈拉才被老师叫到台前读读她写的东西。读完以后当然大家都惊叹了,原来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女生这么有文采,而且知道那么多词汇。之前她一直想交往的那个女孩巴黎和露滋也邀请她加入她们的读书小组活动,可想而知撒哈拉的这一年大概会过的很愉快。只是这本书通篇描述了这样一个女孩子,写了她遇到的人,读完总觉得有些遗憾,撒哈拉自己并没有主动去改变什么,好像只是被动的转变了,而且写她转变的篇幅也非常小。其实从撒哈拉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个渴望与人交往,又总是忐忑不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