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一贱交情见——"管鲍之交"(《典籍里的中国》摘抄)

      他们互帮互助,即便立场不同,也没有忘记彼此;他们精诚合作,哪怕困难重重,也始终携手并进,最终联手帮助齐桓公开创了春秋霸业。

        有一次,管仲向鲍叔牙提出了一个发财的主意——合作经商。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商人的地位比较低下。但管仲不在乎,只要能赚钱就行。

      对于管仲决定的事,鲍叔牙一向予以支持,既然管仲要经商,那鲍叔牙自然是无偿提供本钱啦。在创业阶段,鲍叔牙提供本钱最多,可到了分利润的时候,管仲却总要多拿一点,而且还拿得问心无愧,仿佛理当如此。

        鲍叔牙是个君子,自然不会去斤斤计较,但旁人却看不下去了。他们都在为鲍叔牙鸣不平,甚至有人要为鲍叔牙出头,去教训管仲一顿,而鲍叔牙却笑着说他只是因为家里穷,而不是因为贪财所以才多拿一点钱的。

        但管仲的的运气实在太差,生意没做几天就“关门大吉”了。就连鲍叔牙的老底也被他赔个精光。于是管仲决定弃商从政。可就算是从政,他也是连连失利,曾三次担任基层官员的他竟都被炒了鱿鱼。

        众人都认为管仲是一个没才能的人,但鲍叔牙却自信地说不是因为他没有才能,只是还没遇到真正能欣赏他的人罢了。

        后来的管仲迫不得已到军营讨生活,但每次打仗冲锋时他都是最后一个;而在每次撤退时他倒是一马当先,比谁都积极。就这样没过多久管仲就被众人称作“逃兵”。得知此事之后的鲍叔牙还为管仲辩解道不是管仲怕死,而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亲要供养,所以才不得不格外珍惜他自己的生命。

        鲍叔牙为管仲的多次辩白让管仲十分感动,因为只有他知道他自己的老朋友是真的了解自己。于是满怀深情地感叹了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在那个时代的管仲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鲍叔牙。如果他没有遇到鲍叔牙,那他很可能就会淹没在人们的非议之中。面对众人的非议,鲍叔牙始终对管仲不离不弃,单单是这份信任,就令人难以企及。也正是这情比金坚的友谊,让历史上多了一位名相,多了一段千古佳话。

        在如今的这个虽然互联网很发达的社会,真正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的会有几个呢?“管鲍之交”是古人经常提到的一个典故。但两个人之间交情真正能称得上是“管鲍之交”的,却少之又少。所以,让我们去好好珍惜现在身边那些在默默为你付出的人吧,毕竟像这样的人一辈子可能就那么寥寥几个。

        好了,今天的小霞碎碎念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赞关注我;如果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给我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