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丰源
31个笔记
推荐序一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
推荐序二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元素,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方面,而气的运动又是脏腑经络组织功能活动的具体体现。
帮助患者在回顾生命历程的过程中转变心智,重新审视疾病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疾病,懂得敬天爱人,尊重生命,借由心智的提升达到增加免疫力、激发修复疾病的自愈力来提高身体健康状况,改善生活质量,继续精彩人生。
前言
《人民日报》曾报道,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恐惧、焦虑容易导致腹部疼痛,批评、内疚容易引发关节炎,压抑易导致哮喘,常受批评的人容易得关节炎……无论中医、西医还是心理学家,都证实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章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
藏象系统中的五脏对应“魂、神、意、魄、志”,即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人的行为来自思想,而思想由过往经历所形成。当一个人在经历中产生情绪,就会同时形成细胞记忆。
心脏可以分泌救人最后一命的荷尔蒙,它不仅可以在24小时内杀死95%以上的癌细胞,而且对其他绝症也有极好的治疗效果。
缩氨酸的荷尔蒙可以在24小时内杀死95%的胰腺癌细胞!
那仅剩5%的癌细胞,其DNA的合成速度似乎也由此受到影响,它们将不会再扩散出新的癌细胞。
人的情绪越高昂,心情越愉悦,人的心脏分泌的荷尔蒙就越充沛
绝症自愈“底牌”被彻底揭开了:只有在身患重病时保持心情愉悦、积极求生的患者,心脏才有可能分泌救命的荷尔蒙。
思想产生情绪,导引身体能量也就是中医谈到的气形成定向反应,作用于身体器官,形成病理反应或者加剧病情。
身体能量的淤堵就会正向流动,免疫力得到提升,身体就会恢复健康或提升健康程度。
存储在人心智中的内在情绪一旦得到清除或化解,原有情绪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就会得到削弱或清除。
“相由心生,病由心解,身体的疾病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在的情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多了解一些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我们就能够尽可能地去化解内在的情绪,改善与其思想、愿景、理想不相符或者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心智模式,在获得生命成长的同时,拥有更有价值的人生!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思想是精神能量的采掘机。人如果有强大的思想,就能够从宇宙中获取无尽的精神能量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章 情绪产生或影响疾病
思想创造情绪,产生了身体的气血变化与定性反应,造成了身体细胞和器官的反应和变化,也就形成了疾病或加剧病情。情绪是思想攻击身体的利器。
——包丰源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张情绪地图,反映着我们的身体状况。
疾病是给我们重新认识人生、了解自己的最好机会!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当一个人总是忧思郁怒、情感内蕴且哀怒不溢于言表时,当人总是在为取悦他人而舍己所好、常委曲求全顺应他人或现实时,就容易引起肿瘤病的发生。
中国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中早已给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胆”
肝是个指挥官
生活中,我们对钱、财、物分配产生的各种不平心理,都会影响肝的功能。
过度思虑的心情会伤脾。
事情过后的害怕、心里没招、没办法的心情伤肾。肾主技巧,与生活中人的灵活、方便、技术、巧妙等心理和行为相关。
我们所经受的一切看上去可能已经忘记了,但实际上这些经历早已经在我们的心灵中刻下了自己的记号,形成了潜意识中的一部分。一旦触发了其中某个状况,这些记忆就会如电脑程序一样被启动,导致情绪的发生。
人对外在的接触来自于眼、耳、鼻、舌、身、意,一旦在经历中产生情绪,就会在心智中形成细胞记忆,也称为“种子”。
在成长、受教育与社会化的进程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无意中受到的外界伤害、做了后悔的事情、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等,导致恐惧、憎恨、愤怒、悲伤、失落、怨恨、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