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一开头便说“在教育中,学生的声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立场,其实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教育最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读到此 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曾经课堂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话题热闹的情景,也闪现了我禁止孩子们打断课堂节奏的尴尬瞬间。我们经常会埋怨学生们听课不认真,作业不仔细,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我们是否给孩子们注入了学习的动力呢?他们为什么要学呢?他们学完后有什么用处呢?我们教授的过程是否给予了孩子们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呢?
人的需求除了生理性需要,就是社会性的需要。而我们要做的是在精神层面能够激发、感召孩子们与世界建立一种更广阔的关联,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与自由飞翔的快乐。
可在学校里,包括老师在内,似乎没有太多自由的空间,每天按着课程表有序进行,连早读时间、午读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我们想自由支配和自主发展是何其困难呢?
孩子们学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的知识,写着不太想写的作业,过着每天“身不由己”的日子,想要学好真是太不容易了,呵呵,你说呢?
老师们如履薄冰似的佛性工作,学生们心猿意马的坐在教室里面,什么能让孩子的眼睛闪光✨✨✨✨,什么能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不是为职称那种功利性的,而是心流间的那种幸福感)这是我经常思索的一件事,也算是希望能找到自我的救赎方法吧!一旦找到了,一定会是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