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吴国兴
小时候的年节,除了好吃好玩、还有最最重要的红包之外,就是期待除夕夜周围小朋友们一起放鞭炮了。那时候的鞭炮,买的种类并不多有王中王、长鞭炮还有火力最大的大炮,仅此而已,即使如此,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小时候,因为除夕夜放鞭炮,也会闹笑话。
记得有次几个吧长鞭炮分成一个一个来放,然后我带他们几个走亲戚,到七姑家把准备的台词都说了个遍,最后都临走了,七姑还没有给红包。看样子是忽略了红包。老妹就忍不住提醒一下,这一下就闹了笑话。
原来,在我七姑家,走亲戚。临走时,还是要送一程的。在路上再给红包,那时不知道这些还以为是主人家忘记了红包的存在。
现在的红包则更为丰厚。即便如此,也还是觉得小时候是最可记住的。毕竟那是童年的记忆。过年,因为红包,多了欢乐。现在想一想,都是童年的乐趣。现在的孩子当然有自己的过年记忆,但与我们的相比,却有了极大的不同。这也是时代进步必然的结果。
回到了故乡。那个让人牵挂的小村庄,现在也几乎是上千的人口了。乡村依旧,在村庄里走一走,相遇陌生人,好像回到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诗句。 这样说来,有些让人觉得悲观吗?似乎从来是这样,朝夕相处的村庄不再了。她是以新的面目出现。说起乡村的年味,那还是童年的味道。是的,那是最久远的记忆。
不过,童年的玩伴早已各奔东西,留下的是从前的回忆。即便是高中的同学,回味起来,也别有一番伤感。记得上次在杭州,见到二十年未见的同学,那一种感慨,让人感叹。说起春节时在故乡聚聚,却从没有实现的愿望。但像红白喜事中的礼金,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刚过了凌晨(正月初一),爆竹声就此起彼伏了。原本安静的山村就喧闹了起来。在老家,有一种习俗,谁家过年起的早,就预示着一年有的收成。这也是争先恐后早起的缘故。
其实,这种比早在大年三十就已经开始了。午饭、晚饭就要比早,早一点总比晚一点好,邻居之间互相比较,当然不是特别较真的那种。这是什么时候才有的规矩,已经没人记得是多久了。
春节的仪式,如今是越来越淡化了。好像春节的过法就是一种团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样的形式,看上去多了粗糙。在过去,春节有着这样那样的规矩,可一个程序走下来,已经是不大容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