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职场如后宫,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有时候,是心态的问题,你是如何看待他人的,别人也就会用何种方式来对待你;有时候,是我们忽略了一些小细节,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膜。
一、收到信息及时回复
现在许多的沟通都是通过线上完成,为的是节约双方的时间,也是为了有个书面的记录,一时忘记了翻看起来方便。
有些人看完后,默默的就关掉了对话框,发消息的人可是在屏幕那边等得望眼欲穿。在这里我要呼吁,回复一句收到,真的不费事~ 如果当下比较忙,也应回复一声,约定给予答复的时间。
二、尽量不要用语音回复
微信也成了商业办公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尤其是语音功能—— “按住说话”,多么美好的四个字。说话的人是方便,可接收的人就不那样轻松了:
它不像文字信息那样一目了然,需要对方耐着性子听完,然而就是因为没有文字编辑这个流程,往往说话的人就会长篇大论的说不出重点,极度浪费接收人时间。最可恶的还有那种发过来语音时长在5秒钟以下的,分分钟有想把对方拉黑的冲动。
难道发语音消息就需要严令禁止?当然也不是,比如有些事情的确几段文字说不清楚,或者你正在开车不方便编辑文字,那么在发语音前请说明一下情况给对方,我想对方也是能谅解的。当然在按下说话键之前,最好也先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
三、 谢谢不只是嘴上说说
从小就知道别人帮助了自己,要说谢谢。一句“谢谢”成为习惯,似乎可以回馈对方的辛勤付出,总是少了那么点诚意。
曾经有位同事来找我帮忙,由于个人事情也有点多,所以只能利用午休的时间帮她看看。中午她帮忙买了饭,还贴心额外给我带了咖啡,当时我就挺感激的。没想到下午四五点钟又给我送来一个削好的苹果,说怕我中午没休息好下午会不舒服,吃个苹果可以解解乏。
帮助你的人未必在乎这一点半点的好处,但是让人舒服的感觉还是挺重要的。很小的一个忙,却让我很暖心,或许将来她再来找我帮忙,我会更痛快。
四、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说完感恩别人,其实个人来讲,还是尽量不要麻烦别人。有些人会觉得职场冷漠,彼此生疏,很有距离感。要知道大家都是来工作,而不是交朋友的,如果对方定义你只是同事,这种距离感还是需要保持的。
听朋友说之前有个同事,性格开朗乐观,起初大家都是很喜欢她的,后来相处久了就都逐渐躲着她。因为活泼的性格,她会请同事们帮她做各种各样小事,比如找不到资料就麻烦别人发给她;谁路过她的位置就让人帮忙接杯水;集体打扫卫生的时就撒娇卖萌的躲过去等等。
其实许多小事的确是举手之劳没有错,但是事事麻烦别人,也会让人倍感疲劳。有时候人情也像信用卡,透支完也就完了。
五、尊重对方时间
一提到时间概念,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不要迟到嘛,这里讲的是另一点。
有些工作是需要和别人合作完成的,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时间。提前约定时间,并告知大约要耽误对方多长时间。如果在约定的时间和时长内没有完成你们之间的任务,也应该礼貌性的询问对方接下来的安排,再来考虑是继续沟通还是另寻时间再进行。
六、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有一次接到一份活动邀请,对方说具体安排事宜已经发送邮件请我查看。当时手头有点忙就随口答应了,不过转身也就忘了这个事情。活动举办的前一天,主办方打电话询问我是否决定参加时,我才记起来。
当下我承认还没来得及看邮件,个人也嫌麻烦,就请对方在线发我一份,马上看。对方沉默了三秒钟说“好”。挂了电话,我瞬间有了后悔的感觉,于是赶紧发了一条短信给对方:不用麻烦了,我还是自己查看邮件吧,十分钟以后给你回复,不好意思了。
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场景,很多推销人员给到我们太多信息。因为我是潜在顾客,于是有了上帝的感受,无意识间就把便捷完全留给了自己。可想想当初对方给我发邮件的时候,我是有答应会看的,尽管是一句随便的答应。现在又让对方再发一份,的确很不妥。设想,如果刚才那位是你的老板,你还敢如此吗?
后来我和这位联系我的销售人员成了朋友,通过他还学习到了一个不错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