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本书,叫《生活需要仪式感》,书虽然有些鸡汤,但书名我很喜欢。书中对仪式感的定义是这样的“仪式感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
我也是一个热衷仪式感的人,但我热衷的仪式感,并不是情人节一定要有鲜花和礼物,也不是纪念日一定要在外烛光晚餐,而是喜欢在平常的日子里创造一些惊喜,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与伴侣的仪式感,是睡前半小时的聊天,和每天一起吃早餐。
我和伴侣工作性质不同,下班后的时间两个人节奏经常不同步。他作为程序员,经常加班,偶尔还需要熬夜上线,经常晚上9点以后到家,而我除了在项目的特殊节点会频繁加班,平时基本上是能按时下班的。上班时间两个人也几乎不聊天,都在努力忙各自的工作。所以我们固定的仪式感,是不管多忙,睡前两个人一定会聊会天,第二天早上一起吃早餐
晚上的交流时间,基本在睡前半小时,交流下自己今天的工作情况、所见所闻、有何收获、心情如何。一方如果有比较困扰的问题,另外一方会静静聆听,必要时给出自己的建议,但尊重对方的选择。很多时候,由于是旁观者,反而能有比较好的第三方视角,也能给出中肯的建议。当然,很多时候,可能也只是聊聊家常,互相鼓励。
第二天早晨,我们通常会一起吃个简单的早餐,可能只是简单的麦片牛奶,也可能是特意做的煎鸡蛋和汤面,一起边吃边聊天,吃完后就各自上班。
基本上每天的这一小时,是我们独处、了解彼此工作和心情、沟通困惑、互相鼓励的时间。小到周末想要去买花、大到是否应该换工作,都是在每天的一小时里讨论、最终确定的。
我和父母的仪式感,是每周的电话、至少一月一次的见面。
我很幸福的一点是,平日里父母也在北京,所以几乎至少一个月,我们都会见一次面,一起吃饭聊天。
可能有些人觉得跟自己的父母没什么好聊的,因为父母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不太了解。我反而觉得,他们不太懂但他们其实很想更多的了解我们,所以我的朋友圈不会屏蔽父母,平日里我也会主动跟父母交流我的想法、我的决定。他们也会认真倾听,表达他们的想法。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上一份工作的倦怠期,我跟妈妈抱怨工作太累了、不想上班,想辞职然后在家歇两个月再考虑上班。妈妈先是问为什么会觉得太累,听完后非常认真地跟我说“如果只是因为加班多就想辞职,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你辞职在家休息,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你老公身上,凭什么呢?”
我听完不太高兴,反驳说我妈妈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也没有上过班啊。
妈妈纠正我说,“我认为有工作能力,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甚至照顾家人,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我至今没上过班是因为我一直都在照顾家人,也没有社会需要的技能。而你不一样,上了四年大学,不是为了有一天躺在家玩手机的。”
听完妈妈的话,我觉得有些羞愧,转而思考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
所以,爸妈们不是不能与我们交流,而是我们要多给他们机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多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
我与自己的仪式感,是按自己的意愿过生活。
我们最亲近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真正能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过完这一生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如何与自己相处,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
我与自己相处的仪式感,在于不断探索自己内心的渴望,按自己的意愿过生活。
大学毕业,爸妈希望我留在老家,跟亲戚一起在银行工作,而我更想去到大城市见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我说服父母,义无反顾地来到北京工作;
工作第一年,身边同时期入职的同事纷纷开始进项目,进步一天比一天快,而我运维工作,心里焦急自己跟不上别人的脚步。但静下心来反思,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并不比别人差,所以一门心思在如何运营好自己的客户,最终在年终评定时当选最佳新人;
工作三年的迷茫期,不知道自己未来该何去何从,所以我看了很多书、上趁早大学的职业规划科、去在行找优秀的人聊天,慢慢发觉自己的特长和方向,于是成功地换工作、继续在新岗位上努力。
我一直在告诉自己,你不想要的生活,没人能逼你,除非你自己妥协接受。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你要什么,然后努力去得到。
以上是关于对待家人的仪式感总结,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