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前,我听了一节习惯养成课,被打了鸡血后制定了一个66天的习惯养成计划,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坚持每天运动1个小时。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计划执行情况如何呢?情况就是,很不成功但又很有收获。很不成功的是,我坚持的天数很少,很有收获的是,我看到了更清晰的自我,并且学着直面和接受。
1.我重新理解了“坚持”
正如前面所说,执行习惯的这七天是很不成功的,为了掩盖这种不成功,我决定先用画画的形式概述这七天的执行情况:
可以看到,一个星期的七天中,我只有四天坚持了运动,并且,运动时间都不足1小时。原因是我在第三天遇到了生理期,但其实我的生理期不适就持续了两天,但是,一旦停下来了,我就不想再动起来了。
所以,当面对一件需要消耗你的意志能量的事情时,任何有稍有阻力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你放弃的理由。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般的策略是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对抗,然后战胜。我从前一直认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间断,才是真正的坚持,不落下一天,不空缺一日,才是坚持的唯一目标。
就是因为这样的理解,一旦在这个过程中败下阵来,我就会觉得自己失败了,有一种自责和失落感。而当我把自己视为失败者,就更会失去重新行动的勇气。
但这一次,我发现我的理解是机械的,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看,人的状态总有波动的时候,中间有松懈、动摇,都是情理之中,懒惰、中途放弃,都是我人性中自然的一面。我首先要做的,不是自责或者与这些情绪对抗,而是面对和接纳。
在这七天中,第六天是转折的时间,其实我在前面三天的偷懒中,都已经默默放弃这个行动了,因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表现让我很受打击。但是,当我看到自己记录时间的图表,心里想,也就几天没坚持而已,也没什么啊。偷懒偷够了就去动一下吧,于是,我又动起来了。
我是一个很容易自责的人,对于我,真正的坚持,不是不落下一天,不空缺一日,而是当我松懈、动摇的时候,哪怕表现得很差,都不以失败的名义问责自己。反而应该平心静气,坦然的面对这个懒惰、软弱、没有勇气的自我,顺势而为,不对抗,不放纵,及时调整。
2.在行动中更能看清自我
我是个思虑很多的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考虑各种因素。通过这次,我发现这种习性最大的缺点是,以为思考的周全可以代替行动的检验。但其实,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不能通过思虑解决,包括自己。
比如这次的习惯养成计划,我对每个安排还有后备计划都再三斟酌,以为可以顺利执行。但是在执行时,才发现我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自律性,即使觉得运动关乎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即使知道这很重要,我还是会不自觉的寻找偷懒的借口。我甚至觉得这样做很没意思,本来打算跑步的,最后快步走了事。
我意识到,因为这不是马上得到正面反馈的事情,没有眼前即刻的收获,你必须用理性的预期说服自己。但有时候我连理性的预期也不能说服自己。最后,只好用课上听来的那招,捆绑行动,完成任务了,我就看一集美剧《Modern Family》。
在行动中,你会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真实表现与想象中的差距,有时候,你比你想象的更好或更不好。
3.最后两句类似鸡汤的话
(1)培养一个习惯,习惯本身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在与坚持抗衡的过程中,能看到更清晰的自我,这个自我往往充满缺陷,但却真实。
(2)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不知道我能否做到,但我不会假设我不能做到。即使我现在不能做到,我也不会推断我以后不能做到。这是坚持的真相。
习惯养成计划继续,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