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岁到23岁的青春年少时期,我一直是胖着过来的。最胖是高考结束后的124斤,与158cm的身高一配,活脱脱是个圆柱体。
初中进校没多久我就是年级“风云人物”,大家都知道七年五班有个女生“又丑又黑还胖”。闹哄哄的自习课上,如果有人说一句“谁再说话就喜欢L”教室立马安静。他们还活学活用“反讽手法”,给我取的外号叫“美L”。最有意思的是,思想品德刚学了“自尊与尊重”一课,就会听到平常霸凌我最凶狠的那个人说:“你们别这样对L,人家也是有自尊的!”
而我,我一边愤怒和难过于他们对我的语言霸凌,一边却无法控制自己将食物塞进嘴里的手——
我实在、实在太喜欢吃东西了。我控制不了自己不把眼前的食物吃进肚子里,不管那是煎饺、拌面还是炸鸡腿。我觉得自己就像个M,一边厌恶吃到撑的感觉,但下次依然把自己的肚子塞到爆炸。
怎么可能没减过肥呢?每天仰卧起坐50个,不到一个月,放弃;节食瘦了10斤,但整个人要垮了,放弃;夜跑一个月,体重一斤没掉,放弃。
我一度怀疑可能我体质天生就是不易瘦的吧?无论怎么减,肚子上的肉还是能捏起十厘米厚,小腿依然是壮硕的38cm,我沮丧且痛苦地想:瘦不下来,我就是瘦不下来啊。
现在回想起来,我犯了两个致命错误:愚蠢,且懒惰——我不加思考地选择别人的方法,从不怀疑那是否正确与科学;我挑的都是看起来是捷径的路,妄想多快好省,没曾想它们才是最长的弯路。
正应了那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身无能的愤怒。”
于是在去年,23岁的某一天,放弃了所有“10天瘦10斤”这类不符合科学与能量守恒的幻想,踏踏实实举哑铃、计算热量、早睡、做锻炼纪录、健康饮食、吃肉、夜跑……流很多汗,湿很多衫,很多次觉得肺部要爆炸。
锻炼是个孤独的过程,汗滴在垫子上时真的能听到那细微的“滴答”一声。夜跑时绕着广州的体育中心一圈又一圈,只有心跳和影子陪着自己。有一次跑到路灯都关了,拿出手机一看,晚上11点。
但居然觉得很安心,也不急,因为知道自己正走在正确的康庄大道上,而变化就在那些一呼一吸间。
果然,六个月后,从量变到质变的事情发生了。
体重掉了:120斤、113斤、105斤、98斤;
腰围瘦了:81cm、76cm、72cm、69cm、65cm;
有肌肉了:你用力它便用力,爱上肌肉瞬间爆发的力与美,你知道它在雕琢,在变好看;
饮食清淡了:最爱的蔬菜烹饪方式是白灼加半小勺酱油,觉得对一块牛排最大的尊重是只放盐与黑胡椒;
偶尔吃多也不怕了:因为有强大的基础代谢率,两三天就恢复正常体重;
居然还参加10km跑:成绩是67分;
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有意识地去突破能力边界:开始玩变速跑,用双臂的摆动带动身体大步向前,好脚步慢下来,调整呼吸,再来……
对比图一丢朋友圈,果然激起千层浪花。他们问我怎么瘦的,他们给我点赞,他们说我了不起,能坚持这么久。
而我最想谢谢时间和我自己,因为我们都看得见我为勾勒出理想的自己都付出了什么,我没辜负我自己,时间更没辜负我。
当真瘦了20斤后,这感觉不亚于“焕新”,它不仅意味着全新的身体与形象,更意味着我过上了全新的、健康又愉悦的生活方式:我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身体,但也会认真雕琢每一寸肌肉;我依然对美食来者不拒,但更爱那“刚刚好”的饱腹感;我还是会一遇到美食就走不动道,但我更追求食物本来的天然味道。
现在的我24岁,身体紧实且眼神清亮,我下一步的目标是腰围58cm和半程马拉松,我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达到,但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对已经找到了正确方法的我来说,一切都是迟早的。
和很多人相比,我的健身经历不算太轰烈,但——
“人生如棋,我愿为卒,虽行动缓慢,可不曾后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