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克·罗奇格西 [美] 夏理扬 田多多等译
目标一 创造财富
第四章 万物的潜能——佛学中的“空性”
它是通向任何成功的秘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 这个人就像一个空白的屏幕,是中性的,不同的人会在他的身上看到不同的品质。
- 你可以称这本书为一本书,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本书,正是因为它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本书。
- 在买楼这件事上,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可以说买楼是件好事,你也可以吧它理解为一件好事,正是因为买楼本身从来不可能是一件好事或坏事。也就是说,假如抛开了我们对它的看法,那么它本身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
第五章 潜能的法则
- 在我们所遇到的所有事情中,没有任何一件事从其本身而言就是好的或坏的,因为——假设真是如此——那所有人都会与你一样,以相同的方式看待同一件事。
佛说: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 如何看待事物其实源自于我们自己。
- 把你的意识想成一台摄像机。你的眼睛、耳朵和身体其余的部分就是你看外部世界的镜头。几乎所有会影响录像品质的旋钮和开关都与你的动机相连:即你想要摄下什么,以及你摄像的原因。
- 意识铭印:意识比成一块机器敏感的油灰:无论它接触到任何东西,上面都会留下印记。特质一:它是完全纯净的。特质二:从生命的第一刻开始延伸至生命最后一刻(随着时间不断延长)
第六章 如何运用潜能
- 首先,万物皆有潜能,且这种潜能是变化的。我们遇到的人里没有一个人其本身就具有令人厌烦的特质,总会有人觉得他颇具魅力;无论他们在我们眼中呈现出什么品质,这种品质都不来自于其自身。
- 它通过某种途径从我们这里而来,从我们的意识中来。
- 那个让我们看到好事或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原因,正在迫使我们看到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 铭印被植入时所拥有的力量大小取决于我们已经罗列出的多个因素,包括:我们的动机,情绪的强弱;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认识”程度;我们行动时的方法;事后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认可”程度;以及我们行为对象的某些品质(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的人,曾给予我们很大帮助的人,或具有非同一般品德的人)。
- 我们的意识就像个存储了成千上万意识铭印的仓库。它们就像机场跑道上的飞机一样排着队等待起飞。较强的铭印得以优先起飞。而较弱的铭印虽然远远地拖在后面,但是它们停留在意识跑道上的每一分钟都在增强动力。
- 有四个法则主导着过去的铭印在意识中“开花结果”的方式,由此迫使你看到周围的事件以某种方式发生在你身上。
- 负面的行为只能带来负面的结果,而正面的行为只能带来正面的结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