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傍晚5:30,我走在通向教学楼的道路上,风中夹杂着小雪,我握紧冰冷的小手,期盼着快点走到教室,接一杯暖暖的热水,正想着,思绪被一阵说话声打断。抬头一看,迎面走来一位男士,看起来和我爸爸年纪相仿。
这段路是我的下坡路,因此我走的每一步都是坚定有力和小心谨慎。但对这位先生来说是他的上坡路,如果骑车还好,走路也还好,但他——推着笨重的电车步履蹒跚。我不由得一阵心疼,只听他一手接着电话说道:"我的车子半路坏了,一会儿就到家了。"想来定是焦急等待的家人打来的关心电话,想必他并没有因为天气、车子的缘故而泄气,想必他这么辛苦的奔波着,一定也是为了他的孩子……
那他是不是也有一个女儿呢?她是不是和我爸爸一样呢?只是女儿的一个简短问候,就足以兴奋一整天,再大的疲惫也能顿时烟消云散。
忽然很想跑过去对他说:叔叔,我来帮你推吧。 忽然很想跑过去对他说:叔叔,天黑了,路面不好走,你一定要慢一些,注意安全。
是呀,我们的爸爸曾经也是在校园悠哉悠哉闲逛的大男孩儿。如今却只能一心为生计奔波,为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而起早贪黑去受累。然而,在这些过程中,爸爸都只会对我们讲一句:"我马上就到家了。"真的只是一会儿吗?下雪的时候真的不会冷吗?炎炎夏日真的没关系吗?答案我们都知道,道理我们也懂。
晚上在宿舍听室友讲起她初中老师留的一个家庭作业:老师让每位同学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然后室友回家就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执行,她接好热水正要脱妈妈的鞋子,这时妈妈不好意思地说:"你不用帮妈妈洗脚,我自己来,我跟你们老师讲你已经完成作业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中酸酸的,又想起了这位冷风中的叔叔。进而反思自己也没有主动向父母去表达什么,也没有去做些什么。相反,在我上小学的冬天,每每中午回到家棉鞋鞋底都是湿露露的。爸爸就接热水让我坐在板凳上给我洗脚。
高中时期在小学附近看到一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爷爷推着自行车,孙女安静的坐在后座。爷爷佝偻着上身推着车,脸上满是幸福感。亲情的每幅画面都能触动我。爸爸会经常向我抱怨"都说女儿是家长的小棉袄,可我从来都没当过他的小棉袄,就算是一起出去也都没有主动掺着他的胳膊。"
爸爸是爷爷的孩子,爸爸是爷爷眼中最疼爱的人,爱屋及乌,所以爷爷才如此疼爱我们。
想来也真是奇怪,向来歌颂母爱居多,描写父亲威严居多,但歌颂父爱真的是极少数,我想,这份感情更适合藏在心中吧!
想来也真是奇怪,小时候我只粘爸爸。到再大一些以及到了青春期那个阶段,对爸爸疏远得很,现在离开家上学后,对爸爸的思念更多了。以前说不出口的话,现在都能对爸爸讲出来了。
以女儿的视角来描写我心中的父女情,可不要偏向爱女儿呀!儿子也一样很珍贵,只不过,他自小就学会了什么是——坚强。
(记忆中,爸爸从来没有打过,唯一的一次还是我七岁时一直哭闹,没有原因的哭闹。爸爸在客厅看电视被烦扰到了,拿一只拖鞋向我扔来,结果没有扔中我,但我着实被吓住了,我哇地哭出声来,朝爸爸说一句:"爸爸,你不要我了吗?")
结果不仅没有挨打,还得到了安慰。我小时候怎么这么聪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