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坑,告诉你一声
付费
知识变得值钱了。
其实知识本来就值钱。咨询专家给普通人的印象就是西装革履、坐头等舱、住五星酒店。他们卖的是什么?知识。
可是网上浩如烟海的文章,不都可以免费读吗?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
那不是免费,只能叫交叉补偿。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
文章不收费,收割的是注意力。注意力很值钱。
最近注意力过于值钱,难以轻易收割到。知识卖家们便露出了“本来面目”,开始收费。
我已习惯为知识付费。
我付费加入了“樊登读书会”、“新生大学”、“混沌研习社”,还在得到App上面订阅了一堆专栏。
总体上我的知识产品投资回报率不错。以“新生大学”为例,单是一门写作课,就值回了全年票价。
然而我也不幸踩了坑。
冲动
上个月,我在某平台订阅了一个付费专栏。它的价格和得到App一样,也是199元。
作者的公众号我之前已订阅。历史文章读来有收获。加上互联网大咖的推荐,我头脑一热,扫二维码就下单了。
专栏一周只更新3次。对比起来,得到App的科技、经济类栏目一周更新5次左右,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更是全年无休的日更。
我安慰自己,知识产品不能光看数量。如果文章都像李笑来每周一篇长文那样刷新三观,我可能还赚到了。
侥幸心理在真实世界站不住脚。读了几篇,我发觉文章并未达到预期水准。其他用户在描述自己感受时,就明显没有我这么克制了。
评判文章价值,见仁见智。但这款付费订阅的另一个特色却让我忍无可忍了。
慷慨
每隔10天左右,付费专栏的文章就会在作者微信公众号上面免费发布。
这是付费专栏原文:
这是微信公众号免费版本:
10天后就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免费读到。我为什么要花199元购买?!
付费订阅的用户理应享有特权。例如得到App就一直为用户打造这种特权。
你喜欢《罗辑思维》?第五季开始,除非你在得到买过东西,否则你就听不到了。
订阅得到专栏,你能系统化获得知识服务。虽然罗辑思维的公众号也会不时把其中一两篇文章免费发布,但那只是不系统的知识。它的作用是把新用户“勾引”进来。已付费用户的价值和体验没有受到损害。
付费用户还可以向好友分享得到专栏文章,这就是社交货币。每篇文章算起来不过几毛钱,但是好友会如同抢到微信红包一样开心。你订阅了《硅谷来信》,我订阅了《伯凡日知录》,那么咱俩可以互通有无。很多人建群分享文章,交流讨论。免费的分享让付了费的用户很开心。
然而作为付费用户,这个专栏的免费分享我不开心。
首先它侮辱了付费用户的智商。文章类型是观点和意见,不是股市快讯,更不是天气预报。晚几天见到,对用户而言差有199元的差别吗?你好意思告诉家人和朋友自己花钱订阅了吗?人家对你的智商判定可能会大幅修正。
其次它是慷他人之慨。有199元订阅费用作为锚定,免费用户会觉得物超所值。然而这种兴奋的代价却需要由付费用户来买单。
第三,作者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已经获得了知识变现渠道(打赏)。把完全相同的东西卖两次,谁买谁上当。花钱订购的是谁?难道不是铁杆读者吗?得罪铁杆读者,真的不用付出代价吗?
教训
订阅专栏花的钱不多,但是我不愉快。总结一下教训:
首先要冷静。付费产品往往都有推广阶段。多试读几篇,感受作者的实力与诚意。不要过于着急付费。因为这种产品大多不支持退订。
其次看评价。我们到了不熟悉的商区就餐,总会打开大众点评,看看评价。如果上了当,顾客总会找到发泄的渠道。如果只有付费后才能看到评价,也可以到搜索引擎查找评价信息,一般会有收获。
第三仔细看说明。其实人家也算把话说在明处了。付费只能让你早几天看见文章而已,没有别的好处。自己不认真阅读,往往要承担后果。
讨论
你在为知识付费时,踩到过坑吗?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