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禁不住地又一次想写柳永。因为我喜爱宋词,而读宋词就不得不读柳永的词,而读柳永的词就不得不想起柳永。
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柳永真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已经没人说得清了。他不是那种留得功名照汗青的人,所以在百度里知道的其实也只是道听途说了。我所认识的也就是从他的词中所折射出的那个他。
读柳永,我是从《雨霖铃》开始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为竟无语凝噎。…”从这首词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多情善感的男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为送别一个情人而无语凝噎的男人却感染了我的情怀,也许作为一个男人我也有那么一点说不清,道不不明的柔软情结,所以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千年前的有着深深情感的男人。那时我还没看过百度,也不知道柳永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以后,我一次次地读他的词,再看了有关柳永的介绍,我开始思考这个男人,而不知怎么的,我越思考越了解他我的心里越觉得柳永是一个真性男人,按正统的观点,柳永是一个进不得天堂的男人,但是我却觉得他却是我心灵中那个非常崇拜的男人。也许我也是一个进不了天堂的男人吧。
柳永是一个从南方来的读书人,他的父亲曾经是南唐李后主的旧臣,当年随后主降了宋朝。作为前朝的遗民,柳永的父亲是小心翼翼的,而且他用这种心态去教育他的儿子。他是希望他的儿子用心读书,低调做人,然后求得生存之本。柳永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生得丰姿洒落,人材出众,吟诗作赋,琴棋诗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柳永本是青春年少,才华满腹,他整顿行旅,北上京城,求取功名。其实这功名二字不是轻易求得的,柳永的满怀壮志都是在不断的求取功名的过程中被冰冷的现实击得粉碎了。人生的失意,旅途的辛苦,孤馆的寂寞使他恋上了青楼,想从那些女人的身上去获得人生的安慰。
宋朝的文人有二种,一种是功成名就,在茶余饭后玩玩文字,确也有玩得精致的,如晏殊、范仲淹、苏轼等就是,而另一类则是有起有落,起起落落,或者一生都是在仕途上爬行的人,而柳永就是此种人。而不同的是,柳永是一个对官场和仕途失去信心的文人,所以他失意,他颓废,他转而寻觅人生的另一种途径,这就是消沉。
都城汴梁,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为到柳永来时已经是一个繁华之地了,不但是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秦楼楚馆,管弦声声,红袖轻舞,风和人美。而柳永踏上这繁华都市的时候也并不是一个风流嫖客,他是满怀着人生的理想和追求而来。十年寒窗图破壁,他千里迢迢从南方来到这京城就是要实现他的人生抱负的。但是人生的道路是相当坎坷的。柳永的一腔热血,满怀壮志却被现实击得粉碎。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上这样说,柳三变喜欢作小词,且生活有点放荡不羁,所以当有人把他引荐给皇上的时候,那宋仁宗便嘲讽地问:这个就是填词的柳三变是吗?回答说:是的。那皇帝冷冷地说:那就让他去填词吧。对于这则故事,我是不敢相信。但是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却能看到柳永求功名路上的艰辛。在这里我想捧上一首柳永落榜后的一道词来说明柳永初试失败后的心情。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肾,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我想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柳永这个人的性情了,我们似乎也能明白了柳永这个才子一生不得志的根源。少年气盛的柳永面对着科场上的失败,其实他的内心是痛苦的,甚至有点失望了。但是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无能之辈,他相信他是一个有才华的男人,他的落榜只是“偶失龙头望。”是“明代暂遗贤”。尽管如此,他还是心有不甘,心头的痛苦和失望还是无法排解,所以他又想乘着青春年少好风地享受风流。“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是一个少年才子的的一时气恼还是他心灵真情的流露呢。尽管我不愿那样去理解这个少年才子,但是就柳永这一生的来说,我真的就认为,这里所表达的就是柳永的真实的心情。柳永这个男人太真,太直了。他把他整个一个自我都溶入到了他的词中。甚至到了不顾自己名声的地步。
其实,纵观柳永这一生,他始终都是在功名和现实中徘徊。求功名始终都是他要做的事情。只是当他在求取功名的道路上被折磨得体无完肤的时候他的疲惫的身心才回到了现实。于是他便在那红茵翠被中去偎香倚暖。诚然,安照那种正统的观念来说,柳永实然是一个不成功的男人,他的少年疏狂,他的风流不羁使他不但失去了事业,而且还留了个青楼薄幸,浪荡才子的骂名。假如柳永当初金榜题名,在事业上一帆风顺,那么,也许我们今天就读不到他那些真情实感的美丽词章了。正是柳永一生所经历的这种羁旅生涯,那种求功名无果的苦痛;正是他在失意落魄时的那种风流倜傥,无拘无束的生活才使历史上产生了这样一个怪异的人才。柳永是一个诗词的天才,他进不了天堂,因为他太真太直。他把一个赤裸露的男人展现在整个的中国文化的天空中,他是一颗恒星,永不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