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很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里面随意一个诸如“冬天,嘴里为什么会冒白气”这样的小知识点,都能令我感叹科学的奇妙有趣。稍大一点后,我又彻头彻尾的迷上了太空与科幻,看了好多时空穿梭、宇宙大爆炸、外星人等等之类的相关书籍。
如果你现在问那时候的我,学习那些知识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想那时候的我会这样回答,“光是能知道这些知识,我就很开心。”
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
人类学习知识的根本动力,本质上可以分为三类,好奇心,寻求认可和个人/社会责任。
好奇心
正如小时候那样,知识对于我们而言,只有有意思和没意思之分。小学的时候知道放大镜有聚焦功能时,大家就很兴奋的拿着放大镜开始聚焦烧纸,那可不是为了生火做饭,而是通过验证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仅此而已。
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们本能的喜欢探索未知的东西和世界。
寻求认可
寻求认可是一切社会化行为的核心动力,学习知识也不例外。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多少被教育体制传递了这样的理念。因为学校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异,总是需要以成绩排名作为主要参考。
而在走上社会后,这种动力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强烈了。我们想要在工作中更加优异,获取更多的报酬,寻求公司的认可,这些都是我们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的动力所在。
个人/社会责任
因为准备买车,我们学车考驾照;想去西藏旅游,于是先了解当地的宗教和文化常识;就连准备做份可口的可乐鸡翅,我们可能都得先学习下怎么做才会更可口。这些知识,都是基于我们的个人需要,而去学习的。
而另一方面,我们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知道人行道过马路是“红灯停,绿灯行”,我们知道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或身体有些不方便的人让座,是种美德,这些无论是国家也好,道德也好,常识或约定俗成也好,这些共同形成了群体生活在这个社会所需的“社会常识”。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如何学习知识才有意义呢?
别沉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碎片化学习中
正如那个经典的段子——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手机里没游戏全是GTD的APP。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
这个段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讽刺了这个时代那些不停追热点的浮躁的人。
的确,单论每一个“碎片知识”,最近的共享单车,你所参加的某个大咖的经验分享等等,都有其值得被学习的地方;朋友圈被分享的大部分热文,也确实多数需要丰富的知识体系才能写出来。
然而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分散的热点之中,一方面很难有精力去深入研究,到头来顶多也就是个“票友”,在外围评头论足一番;而更可怕的是,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我在学习很多知识的状态”中满足,而最后却在哪个方向上都很难形成经过自己深度思考的独特见解。
学而不用,等于没用
知识需要实践和输出环境
海沙里的金,不淘出来就没有任何意义。知识也是如此,和职业电子竞技选手相比,我们可能都知道游戏里的哪个英雄有哪些技能,但是他们通过夜以继日的不断练习和比赛,能够更完整清楚的了解每个英雄的技能怎么加点更好,什么时候切入合适,并且能够用精确的操作体现出来。
而只有这样的,通过练习、实践出来的知识,才有意义,才能够支撑这些职业电竞选手们站上职业比赛的舞台。
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发光的是太阳”这样的知识究竟有什么用?
前不久听过一个高中美术老师分享一件事情,他们学校有3个美术教师,他在其中无论是资历还是级别,都是最低的,但是最后他代表学校去其他兄弟学校做示范讲课了。
不是他后台有多硬,而是“正好”,他喜欢研究新鲜的事情,很早开始上课就用上了电子课件进行信息化授课,而这次去其他学校正是做电子讲课示范。几个美术老师最后“区分好坏的标杆”,不是美术专业水平,不是讲课水平,却是信息化讲课的能力。
很“不凑巧”,也“很凑巧”。
从小到大,渐渐的,我们基于好奇心去学习的时间少了。不是因为我们的好奇心变少了,而是我们渐渐缺失了把“好奇心”和“现实”,亦或“理想”连接的能力,我们开始相信,也只想学“有用的知识”,去学习那些我们认为马上能让我们变好的知识。
这就像小时候,让你画一幅你理想中最美好的未来的样子?我想谁想象不出未来真正的样子。但是儿时的自己,敢去坚信自己所画的,就是真正的未来,敢去相信自己学习外太空,是因为未来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坐上太空飞船去探索;而现在的我们,却已经不敢去想象未来了。
学习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谁也无法保证他会对你有用。我们只能像乔布斯所说的那样,Connect the Dots.
也许保持着童年的那份好奇心,怀以这份初心去探索知识,说不定童年的那只纸飞机,反而能够带你飞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