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于写读书笔记有很大的畏难情绪,又要总结啦(要把书再看一遍,梳理出逻辑),又要写出自己的思考(有时自己没啥感想),还要与其他知识连接,将知识点组成知识面。感觉压力山大,又要花好多时间,一直拖着没写过读书笔记,但是自己在微信上读书写想法,对于这个却一点也不排斥,还挺喜欢的。这个第一篇的读书笔记,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写吧,主要写自己的想法,偶尔对书中的重点有一点提炼就好。
找到最优秀的人,研究他们使用了什么训练方法,心理表征有什么特点
-
目标很重要
目标的设定可以是,自己哪里存在不足,以此为目标设计刻意练习的方法例如写作:
如果有人直接指出你文章的不足是最好如果没有,则自己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问题所在(比较难,通常自己压根不知道哪里不好,不然也不会故意写不好的东西),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或为内容对他人无价值,或为写作水平需提高,写出的东西没用牢牢抓住读者的往下看的欲望
目标
跳出舒适区
立马有反馈
改进
反思总计,内化,防止再犯同样的错
向一大群人介绍知识,比创造条件让人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技能,要容易的多
- 让我震惊的一个观点
基于对医生的研究,工作经验对于治疗水平的提高没有提高作用,反而有反作用。(统计数据只是护理医生、护士)
对于提高医术的学习,效果最差的就是听讲座,有效的是有反馈的学习。
类似于学网球,看视频只是知道了知识,这知识并不是你的,只有去场上练,出错,陪练纠正,你改进内化
只能说知识只是一个基础,万里长征第一步。
但医生的经验也是对知识的反馈呀,不是吗?虽然不一定是针对知识薄弱点的训练,但是看的多了,自然也会有薄弱点的经验吧,这时不就提高了吗?
后面也有说到,外科医生就会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多而技能提高。
- 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刻意练习
.> 1. 找到一个好的导师
好导师的标准:自身的技能高超,且知道怎么教别人(且是否适合教你这种年龄、这种水平的学生),懂得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你创建心理表征,会指出你的不足、错误
当你止步不前时,也许你需要更换导师了
- 投入与专注
如果你走神、很放松、觉得很好玩,那你可能不会进步
刻意练习不好玩,刻意练习有目标,需专注于怎样完美的达到目标。目标-计划-执行-改进 的循环
更短的练习,更专注的投入。100%专注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宁可专注时间短,也要保证专注的质量
3.没有导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