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板演,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板演的媒介不仅限于黑板,还有投影、PPT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展示学生个人或小组的思考或者学习结果。
在课堂学习中运用学生板演有很多优势。
首先,学生板演直观清晰,能够展示学习结果及生成过程。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个人和小组的展示过程就是一场“头脑风暴”,让学习和反思并行,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其次,学生板演体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板演一般都是教师的工作,现在把板演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充满新鲜感和神圣感,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再次,通常在学生板演前教师是会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或者是进行学后的练习,然后再让学生以板演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让学生“真”动起来,从而展开“真学习”。
最后,学生板演的方式更符合中学生关注同伴的心理特点,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学生比较关注同伴的评价,在得知要进行板演任务之后,会表现得会更积极,更投入。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以上优势,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加入学生板演环节能让整个课堂“活”起来。下面举一节我听过的高三复习课为例进行说明。
我听过一节高三的古文阅读的复习课,课堂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但是这位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把自己小组通过讨论翻译出来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再让学生根据正确答案和高考阅卷标准给到黑板上给每组的翻译打分,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高考翻译题答题的要点和平时练习时的注意点。这堂课灵活运用了学生板演,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参与度很高。无论是在小组讨论还是派代表进行板演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老师得点评也有理有据,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学生听教师的点评每位学生的收获也比较大。同时整堂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生成都在黑板上清晰地呈现出来,直观完整,有利于进行课堂总结,整堂课高效,与传统古文复习课不同,这堂课充满了“活力”,下课后学生装满了“收获”。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多运用学生板演的方式,激活我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