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整理情绪,问题就不会扩大
那些不懂整理情绪的人,很容易一遇到事情就大惊小怪,并把事情考虑得非常复杂。即便是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也会混入情绪,脑中冒出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因而会更加烦躁不安。
我们来把问题整理一下。
首先,要搞清楚目前面对的问题是对方的还是自己的。如果是因为别人的问题而烦躁不已,仅凭自己思考也无法解决。即便你想着“我不喜欢那个人的那一点” “非要说那种话吗” “就是不能原谅他说那种话”,对方也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这些是只要心怀希望就能改善的问题还好,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乖乖地转换好心情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事情而烦躁,只需要思考“我该做什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比如说,你因工作上的失误被骂,不得不重新制作资料。
懂得整理情绪的人,会认为“OK,只要修改这里就可以了”,然后重新上交资料。如果能通过这次经历找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失误的对策,可能还会因此得到正面评价,因为他们知道哪里才是应该解决的要点,然后专注那里就可以了。
而不懂得整理情绪的人,会把情绪掺入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无法专注地思考。他们会抱着“为了做这份文件花了 3 天时间”“上司的要求也没有那么明确”“会不会今后不再信任我了”等想法,想想这个再想想那个,最终甚至会发展成认为自己可能不适合这份工作。
也就是说,他想了太多不用去想的事,把微小的问题放大,并把问题考虑得太过复杂,因此遇到一点点小事就会闷闷不乐。一旦太过在意小小的失败,就可能会因此看不清楚目标,或是在目标达成之前就自我打击,等等。
能像单细胞生物一样思考着“只能放手去做了”的人,不论失败几次都可以再站起来,继续前进。
面对问题,只需要思考“现在应该怎么做”,不需要考虑其他事。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能够明白“只需简单地思考”这一解决办法,即便是在头脑混乱的时刻,也能做到该做的事情并整理好情绪。想得太多是不好的。
问题与情绪分开思考
我们再针对“问题”与“情绪”要分开思考这件事来说一说吧。“问题”与“情绪”是需要不同着眼点的两件事。
为了解决问题,不要有消极的情绪。不懂打理情绪的人,不论怎样都会心烦意乱,会习惯把情绪和问题放在一起思考。也就是说,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掺入了情绪。
我们是人,自然会被感情左右。我最近也在旅途中丢失了手机,变得非常沮丧,心想“啊,这下可怎么办”,没有心思去玩了,行李也被我翻了个底朝天,却怎么也找不到手机。
不过,需要做的事也没有那么多,还是非常清晰的。我请运营商帮我停机,把有可能掉落的地方列个单子一一确认(即便如此也没有找到),挨个打电话给那些可能会联络我的人,告诉他们“如果需要联系,请发邮件给我”。
这样一来,一想到自己“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心情也会大幅平静下来。
在找到电话或者买新电话之前,我的生活多少会有些不便,但是也只能这样了。这种时候,可以想着“来次不带电话的旅行也不错”,怎么方便就怎么想,把“这样也不错”这种话说给情绪听。
如果不懂整理情绪,一味想着“手机到底放在哪里了”“我怎么会把手机给弄丢了”,就会导致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的情绪出现,还会引发更多消极的事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暂时收起情绪,只需专注地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接下来,就是去做那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在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上难以疏通的都是情绪方面的问题,都是一些关于应该怎样让自己心情愉快、如果不顺利的话该如何恢复心情的问题。
可能有的人会说,“就算你这么说,情绪也不是能轻易收起来的”。
我明白,比如说工作上出了麻烦,会出现“这是谁的责任”“到底能不能做”等混合了各种情绪、看不清问题所在的情况。如果能自问“我最终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清楚地决定好目标,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也能整理好情绪。虽然不见得每一次都能干脆利落地分离好情绪,但如果努力把要解决的问题和情绪分开整理,渐渐地,解决问题和恢复情绪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END-
壹梦荐书
你的生活方式,与你如何对待情绪垃圾息息相关。
《整理情绪的力量》选择了愤怒、焦虑、嫉妒、拖延等多种生活中时刻出现的消极情绪与习惯,以实用、亲切的情绪调节技巧依次审视,各个击破,割断消极情绪的乱麻,彻底将它们逐出生活。按本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做,你的心境也会像大扫除后一样轻松透明。
作者介绍
有川真由美,日本作家、摄影师。活跃于书籍、杂志等传媒领域,为职业女性提供从礼仪指导到职场入门等方面的诸多建议。作者著有《会工作、运气好的人的习惯》、《30岁的你是成长还是停滞》等书籍。本文节选自图书《整理情绪的力量》,仅用于试读及购买图书之参考,请支持购买正版书籍。
福利派送: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领书】获取本期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