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让我们继续共读这本打造终身学习能力的经典作品:《终身学习》。
01
前面我们讲了两个打造终身学习能力的法则:将来为上,过往次之;学习为上,经历次之。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聊聊第三个法则:付出为上,回报次之。
关注付出而不关注回报,这感觉有点违背常识。通常我们认为,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但作者说:不断为他人付出,对一生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你在成功路上越爬越高,回报也会随之而至:收入、赞誉、认可、人气、地位、能力、才智、机遇等等这些都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它们也可能阻碍人的成长。它们会引诱你迷恋回报,没有心思考虑付出更多。要想保证回报源源不断,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其考虑太多。与之相反,你应该不断地、更多地付出:帮助别人消除危险,抓住机会,将其长处最大化,这样一来,回报自然蜂拥而至。你的将来也会充满更多付出的方式,带来更多回报。
02
所以作者这里的“付出为上,回报次之”的第一层意思是让我们不要过度留恋过去的成就,将注意力关注到“未来”上,而不是“过去”,要面向未来,不断突破和挑战自己。
作者的“付出为上,回报次之”还有第二次意思,就是不仅仅要关注对自己的付出,还要关注对他人和社会的付出,成为一个“利他主义”的人。作者观察到一个很现象很有意思:人们都想跟愿意付出的人交往。反过来说,人们都不愿跟付出少却索取多的人合作、合伙,也不愿为其付出。事实上,在这种人或组织机构面前,大家想的往往都是“别吃亏、抽身而出”。正因如此,怀着“捞得越多越好”的心态而选择只进不出,或贪得无厌而不顾别人的损失,这种人生信条是一种短视行为。
在心理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的经典作品《利他之心》一书中,也讲到了这个道理,利他的人在群体选择层面推动了团队的成功,所以在一个团队和组织中,人们更愿意更有合作精神、利他的人合作。而这种人越多,这个团队和组织将更有生命力。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互联的社会网络中,一个有付出精神、合作精神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和成功。
03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第四个法则: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这个法则和上一个“付出为上,回报次之”比较类似,都是让我们不要关注过去的成就和赞誉,要将注意力更多关注下一次表现。赞誉和赞美令人陶醉,在其诱惑之下,你就会围绕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去构建人生,而不断重复最初给你带来赞美的做法,而不是继续前行,去尝试新的、更好的、不同的东西。这样的危险在于,你会将赞美看的越来越重要,而忽视了继续提升自己的表现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都听过很多从小天资聪明,但长大后碌碌无为的人,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小孩,很容易满足于别人的赞美,甚至为了赢得更多的赞美,而去按照别人的意愿构架自己的人生,而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或者真正擅长的,所以久而久之,这些天资聪明的人就会落入平庸,失去自我,而一生碌碌无为。
我们要意识到表现所带来的赞美只是一种副产品,当然,这种副产品可能很有用、很有价值,但它不应该是你关注的重心。对一个不断成长的人来说,其关注的重心一直应该是表现,而非别人对其表现的反应。你能控制自己的表现,却永远无法控制别人的反应、认可或赞誉。我们的目标是变得越来越好,满意现在的情况,同时努力走得更远,总是使明天比昨天更好。
而且,在努力提升表现的同时,我们会投入更多热情和才能,并设法将提升表现的过程及成长的过程提升到新的高度。作者说,杰出的演员独有的特点是:他们一遍遍重复表演相同的内容,却每次都不尽相同。每次表演都是出自当时当地的各种元素,其中包括演员的心理状态、演出地点和其他各种因素,因此对好的演员来说,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学习经历,也是一次考验。
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每次上台表演都能保持开演第一天时的新鲜感。据说,每晚登台之前,奥利弗总要做完某个“仪式”。他会站在后台,透过窥视孔看着台下的观众,然后对自己说:“这不是昨晚的观众。这不是昨晚的表演。上台的不是昨晚的演员。这不是昨晚的剧。这些不是昨晚剧中的台词。”这样一来,即便此前他曾数次表演这个剧目,他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晚的表演中。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