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书分享,我是怀着一种兴奋激动的心情敲下键盘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一本《认知觉醒》毫不夸张地说,像是一道闪电,划过我的世界。
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那本书里的观点和理念,击中了当时正处于职业生涯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我。
《认知觉醒》真的触发了我的觉醒,甚至于可以说,自己如今的发展路线都是受其影响。
作者周岭的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他看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某种程度上都与我自己非常契合。
应该说,通过他的文字,我似乎看到了自己可以尝试和努力的方向,也经由他的指点迷津,让我坚定了跨界从事文字创作的信念和决心。
《认知觉醒》是周岭的第一本书,出书的时候,周岭在业内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写作刚满三年的新作者。
然而,这本书却在11个月内销量突破了15万册。这足以证明它的受欢迎程度和读者的认可度。
如果有人还未看过《认知觉醒》,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它。
它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方法论。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让我们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事物规律,使人们洞悉如何真正成事。
读完它的当年年终大会上,我就向公司全体推荐了这本书,并在会上分享了里面提到的「舒适区边缘」和「早冥读写跑」等知识点。
之后,我还将这本书借给多人阅读,并最终赠与了一位友人。所以很遗憾,今天不能在这里来一张「认知姐妹篇」的原创同框照。
是的,《认知觉醒》的姐妹篇《认知驱动》在相隔一年后正式出版,也即成了我的必拔之草。
《认知驱动》是《认知觉醒》的延续,在其基础之上,通过“做成一件事”的心法和技法两部分内容,探索了如何通过创造个人价值获取人生的成就、幸福和意义。
全书的内容和框架,可以梳理成如下的思维导图:
本书最震撼我的是它的核心观点——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这一句话,涵盖了书中提到的多个知识点,例如利他、价值交换、驱动力、长期主义。
这句看起来带了点奉献氛围感的话,就像那句“利他就是利己”,乍看会被很多人认为是鸡汤,然而,它却是这个世界无比真实的运行规律。
很多人在被问到人生梦想和目标是什么的时候,总是“我想……”或者“我要……”的句式,然而却忽略了自己能给的是什么。
周岭说,他对自己设定的人生答案是: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因为,这就是一个人存在的真正价值。有价值的人也必然能得到这个世界回馈于他的价值认同和回报。
《认知驱动》全书围绕这个核心观点,提到了22个概念知识点,几乎每一个点都能展开成一篇文章,也都对我们有着很现实的指导价值。
这里我想选取其中几个,在阅读中能让我和实际有所联结的点,和大家扩展开来聊一聊。
-01-
理性的弊端
当人们把理性和感性并排放在一起的时候,往往理性更赢。
用《认知觉醒》里的关于大脑结构的知识来讲,理性的人大脑里面更高级的那部分理智脑发育地更加完善,而感性之人往往受本能脑和情绪脑控制更多。
理性代表着思维逻辑更加缜密,不易受到情绪情感影响,做出的判断更加稳妥和可靠。
然而,这并不代表理性就没有缺点。
理性思维的局限在于——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
《认知驱动》
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决定都秉持着绝对理性的原则和态度,那么人类社会就难以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了。
作者在这里例举了在很多人类历史上重大发明前面,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精英给出的,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绝对理性的分析和预判,几乎都是悲观的。
因此,得出结论,有时候我们无法达成目标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理性,而是因为我们不够感性。
因为对于精彩的人生而言,获取理性不是最终目的,还需要浪漫、无畏和勇气。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需要做出一些决定的时候,全然依靠理性的判断,容易因为过于保守设限而错失良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认识到理性思维是把双刃剑,始终呈现它学习、思考和规划的锋利一面,而将评价、担忧、判断这设限的一面,转换成呈现乐观、专注和享受的开放的一面。
由此,以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的态度,去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
-02-
降低期待
在如今宣扬唯快不破的时代,欲望太多、急于求成似乎成了每个人浮躁和焦虑的根源所在。
我们总想做很多事,又想马上看到成果,还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以致短期内看不到进步和效果,就会烦躁,遇到退步就自我否定,迅速想到放弃。
首先对自我有要求是很好的出发点,至少在起点上,我们比不求上进的人已经多了一份精进。
但浮躁焦虑的人,他们的烦恼恰恰来自于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期待。当期待超出了当下自己的实际能力,就相当于把自己置身于困难区,也就容易挫败而消极。
而周岭在《认知觉醒》里就提到了舒适区边缘的概念,也就是让自己经常性地处于拉伸区,才能既有成就感,进步也最快。
当我们主动放下那份不切实际的期待后,反而可以安静下来,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降低期待,允许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自己在开始的时候进步缓慢,甚至反复失败,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去练习,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
《认知驱动》
周岭将不同人面对普通和卓越之间的分水岭做了一个有意思的类比:那些浮躁的人总是试图翻越障碍,沉迷于体验各种不同的路径,尽管开始走得轻松,但每到半山腰就无路可走;
而那些降低期待、稳扎稳打,又注重深度练习的人就好比在打隧道,虽然每走一步都不容易,速度也不快,可一旦将其贯穿,那就是一劳永逸的轻松了。
只要抱持着长期主义的理念,并坚持深度学习和练习,也就能深刻体会“少即是多,慢就是快”和“无欲则刚”的深刻含义了。
-03-
驱动和创造
如今,有很多人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每天有吃有穿,也有事情做,但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
他们对眼下的生活不够满意,但似乎也能忍受;
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向往,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总之,他们处于那种“不是特别痛苦,也不是特别喜悦”的中间状态,前无拉力,后无推力。
心里想过更好的生活,但身体充满惰性,于是成天在“想变好”和“想偷懒”之间拉锯,无法主动完成一件事。
无疑,这是一种缺乏驱动的表现。
《认知驱动》里提到潜能大师托尼·罗宾斯说过,人的驱动力分为两种: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
所以,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都是我们自我改变的底层驱动力。
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总是在痛苦出现和发生的时候,为了逃避痛苦而去行动和改变,那这种驱动力显然是一种被动驱动。
它不是我们永远的驱动力,也不应该是。
我们离开痛苦的原因是为了奔向喜悦,因此主动的喜悦才是人生更高级的驱动力。
一个人如果只在痛苦的时候才知道改变,那他的人生一定是被动和低效的,但如果我们知道人生有两种驱动力,并有主动转换的意识,就可以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认知驱动》
周岭在书中举了电影《夺冠》里的情节来说明这一点。
“90后”的新生代女排连连失利,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打排球,也就是缺少了内在驱动。
郎平带着她们回到老女排苦练的场地,让她们明白打球的目的不是为了爸妈,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她让这些女孩子卸下身上沉重的包袱,好好享受体育本身,带着开心喜悦的心情去打球,结果一路过关斩将,再次夺冠。
从老一辈的痛苦驱动转向新一代人的喜爱驱动,内在的驱动力完全不同。
在痛苦的逼迫下,我们努力奋斗,改变自己,但最终走得更远的,一定不是那些在痛苦消失之后就止步不前的人,走得远的人必然会主动转换动力源,在内在喜悦的加持下继续前行。
《认知驱动》
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坚持自己心生欢喜并热爱的事业,才能激发出内在的喜悦驱动力,使自己朝着更好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和奋进。
而如何确定自己热爱的事业?回到我们最初提到的那句话: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为他人做有用的事,做体现自我价值的事,那就是做有创造性的事情。
周岭在书的结语中提到一个观点: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大多数人的生活介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但真正的”创造者“很少。
消费的生活不需要有目标,生产者的目标往往是由外界牵引,而基于内在目标驱动的“创造”才能使人主动追求生命的价值。
也许很多人觉得创造太难,但其实创造有很多形式。周岭告诉我们, 拥有创造的力量,一是要有输出意识;二是要有价值意识;三要获取反馈。
没有输出,再多的输入都没有意义,因为既无法作用于自己的实践,也转化不成对他人有用的价值。
而根据反馈不断打磨自己的输出,才能让自己的创造价值最大化,也才能交换到等价甚至更高且持续的回报,这本身就是一种复利思维。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输出形式,输入不只有读书,输出也不只有写作。
但读过看过的书,只有通过实践输出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写作输出才能为他人创造有价值的内容。
至少于我而言,当看到自己在各大平台上的文章和视频被打上“原创”的标签,就是我创作更多价值内容的真正驱动。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生欢喜和心之所向,为他人做有用的事,做实现自我价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