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题材,入手基本从几个方面,宏大战争场面、人物光辉形象、内心深处刻画……
人物方面又有大人物、小人物,关键决策者、不见经传的普通一兵又抑或纠结矛盾身处战争中的反战者……
印象最深刻《诺曼底大风暴》(另译《艾帅与登陆日》),描写了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的深思熟虑,深夜里划亮的火柴和走出指挥所舱门时的骤雨,能够让人把战争胜利狂欢和运筹帷幄的压力纠结链接起来。
胜利从来来之不易,尤其是伟大的胜利
对战争中的人物内心刻画最细致的我认为是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主人公的被动的一举成名和发生在现场的难以名状的真实之间让他一度低沉消极,幸好有一个爱他的姐姐以及爱神突然的降临加之自身的挣扎思索,比利林恩最终走出矛盾的牢笼……
比利因为一个隐藏的摄像头一战成名
比之《美国往事》的讲故事的反思模式,《比利》更能让人通过走进主人公内心通过思考产生共鸣得出结论。
这张海报是外在与内心无比纠结的比利的真实写照
主题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篇章,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70周年之际,《英雄儿女》4K修复版上映,再现英雄岁月。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都有原型,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谱写出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作为主题电影,人物内心的挖掘显然让位于民族大义家国情怀。
原著是巴金的《团圆》
王成形象由数位英雄原型组成
再有向《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以团队作战为底本的描述,《赤壁》《三国》《斯巴达》等古代战争
也有以记录战争为思路的《我的长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