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竟然并不在“床前”……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可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全诗一共20个字,朗朗上口,言简意赅。

但是,如今学生课本上学到的,并非是李白最初创作的诗句。

这要从李白的故事说起……

李白第一次离家远行,才二十四岁,血气方刚,仗剑走天涯,携三十万金,正可谓意气风发,一路沿江而下,去拜访当时的各路达官贵人。

本以为经名人推荐,就可以走仕途捷径,却事与愿违,李白虽才气冲天,可朝廷只把他当写诗的花瓶,根本没打算重用他。

两年后,一个深秋时节,李白终于郁郁成疾,病倒在扬州的一个旅社之中。

深夜,睡到一半,李白迷迷糊糊的醒来,感到头晕发热,口干舌燥,于是想去院子的井边取口水喝。

无奈病体虚弱,他只好硬撑着,步履蹒跚地来到院子里。看到月光正打在银色的石头砌成的井床上,白茫茫的一片,像地上铺满了霜一样。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在古人的语境中的“床”,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睡觉的地方,而是支撑物的泛指,比如井床(井边的围栏)、比如小板凳(称作胡床)。

井床

李白《静夜思》里的“床”正是“井床”。

中国古代是农耕文化,井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所以,古人的院子里一定会有一口井。有一句成语叫“背井离乡”,可见“井”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甚至大过了土地。

古人打水的时候,在井上有一个辘轳,辘轳底下要有个支架,它是用来支撑辘轳的,这个支架就是井床。井床用石头砌成,所以也叫“银床”。在月光下,白茫茫的一片,看上去就像下了霜一样。

李白伸手去抓井绳打水,身体连一丝力气都没有,他抬起头想找人帮忙,却是深夜十分四下无人,只有山上一轮明晃晃的月亮。

李白心想:“如果有个人能帮俺一把该多好啊!”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此时,一股强烈的孤独感,涌上李白心头,伤感、自怜、幽怨,在一瞬间思乡之情蔓延开来……

古诗的美,就在于诗人能把生活中的痛,在艺术上转化成极致的美。

聪明的同学一定早发现了,我在故事中引用诗句时,有两处很明显的“错误”:

第一处,床前“明”月光

我写成了床前“看”月光;

第二处,举头望“明”月

我写成了举头望“山”月;

其实,这两处“错误”正透露出了古人对诗歌的一种追求。

据诗词专家考证,李白当年的“原版本”的《静夜思》,就是“床前看月光”、“举头望山月”。但是到了明代,就变成了“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了。

《唐诗三百首》

这里不得不提到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它选取的就是“两个明月”的版本。因为这本书太有名了,影响力太大了,所以后人都以《唐诗三百首》为准。

难道诗仙的诗,可以随便被篡改吗?

我们都知道现在小学课本里的《静夜思》也是这个改过的版本,说明它已成为了今天的“标准”了。

其实这里涉及到古人对诗歌的一种价值观:

传承

古人把一首诗写出来,并不是为了将这首诗独占为己有,而是要把诗的美推向极致。第一遍是我写的,第二遍被你加工了,没关系,只要你是在完善这首诗。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两个特点:
第一,凡事都有正确答案;第二,学生的目的就是做对题,得到一百分,不要犯错误。

可是今天我们通过故事,知晓了《静夜思》的演化过程,也了解了古代诗人对诗歌那份纯粹的追求,还知道了“床前明月光”可能并不在“床前”……

只有穿过你的身体,被你感知到的知识,才是属于你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知道什么是“正确”,我们还要知道它为什么“正确”。

当我们把自己代入李白的故事,再来读这首《静夜思》时,你会爱上唐诗,而不仅仅为了考试。

古诗不用背,读完故事自然会!

更多李白以及唐宋诗人的故事,来读一读这套精彩的冒险故事吧!

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擂主夏昆老师创作,《张小飞诗词大冒险》。

《张小飞诗词大冒险》

这套书全面梳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唐宋诗词脉络,真正的将考试与趣味、古诗和故事相结合。让古诗词学习不再单调枯燥,让孩子亲身体验诗词诞生的过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
    神奇的小猪阅读 4,059评论 0 5
  • 李白的《静夜思》大家耳熟能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
    五月山阅读 5,121评论 0 3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太白先生的《静夜思》,不知是因为简单好记、通俗易懂,还是因...
    茗羁阅读 5,242评论 0 2
  • 文 | 谢小楼 01 李白的《静夜思》,我都能张口即诵,如果说我们只能记得住一首古诗了,那也一定会是这首《静夜思》...
    谢小楼阅读 4,750评论 0 2
  • 今日体重73.1KG,比昨日上涨0.1kg,虽然涨的不多,但是足够窝心了。 早餐: 蒸南瓜185克,欠火,还得再说...
    夏烟阅读 2,6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