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把央视出品的《红楼梦》纪录片全部看完了。
“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这是曹雪芹用如椽大笔创作的鸿篇巨著《红楼梦》的精神写照。世人只知道曹先生创作《红楼梦》的悲苦,却不知道曹先生也如杜甫那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怀。即使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曹先生还是乐意接济朋友,免费为村民看诊抓药,教授朋友技艺。
曹雪芹每个月能够领到四两银子和六十但米,虽然不能让家里富裕,但温饱不成问题。如果有朋友向他求助,曹先生总是非常慷慨地愿意接济他们。《红楼梦》蕴含的是非常前卫先进的封建王朝必将倒下的思想。同时,曹雪芹在书中提倡男女平等,尊重沦落风尘的戏角。他身为土生土长的清代子民,应该是坚决地捍卫封建王朝的统治。这与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有关。祖父曹寅掌管江宁制造署,其家世地位显赫。这样的大户人家会自己养戏班子,方便自己看戏。这给曹雪芹了解戏曲文化提供了机会。戏班子里的角儿都是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人,若不是被生计所迫,谁愿意去唱戏呢?这是曹雪芹“草根”思想的萌芽。戏角儿们从一个地方来,又去另一个地方,四处飘零,看过的“人间烟火”无数。每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成功无不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有关。底层人民群众的疾苦喜乐是文学创作的根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文学作品最亮丽的底色。
果然,伟大的文人身上不是只有悲苦的人生,还有他兼济天下的情怀,乐善好施的慷慨,正直清廉的人生态度等。如此众多的高尚品格汇集于一身,加上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百姓,帮助他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鸿篇巨著《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