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房子要拆迁了,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总有些不舍和留恋。房子要拆除了,却拆不掉我对老房子的记忆。
那一年我们终于结束了长达八年的租房生活。八年是个值得记忆的时间,八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了,八年,我们的蜗居日子结束了。经过八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个落脚点了,可以安居乐业了,再不用东奔西跑,再不用卑微地看房东脸色了。往日我领着三个孩子蹲在路边,无家可归,等待老公找房归来的悲凉处境一去不复返了。
昔日的老屋,如今荒草没膝,房屋破败,满目凄然,已成了冷寂荒僻之地,随时都面临拆除。孩子们童年的时光,我的风华正茂时代也大都在老屋度过的。所以年轻的记忆深深植根于老屋,她的每一缕温柔的炊烟、每一声亲切地呼唤、每一个绚烂的黄昏、每一声悠长的蝉鸣......无不在梦里梦外牵引着我。
老屋已经有三十年代的历史了。我们十几年前从别人家买过来的,当时听房主说,房子的一砖一瓦都是他们夫妇亲自监盖的。土木结构,100多平米,院子里的水泥地坪和房子里大理石地面,至今仍光洁平整,无一丝裂缝。房子结实坚固,有一年发洪水,整个巷子仅我家房子没进一滴水。老房子的院子里还有一个瓷砖砌的花池,花池旁边是葡萄架。每到夏天,绿树成荫,孩子们下午放学回来,坐在葡萄架下写作业。然后摘葡萄吃,酸酸甜甜的葡萄,沁人心脾。葡萄架下有一个大理石台面圆桌和四个水泥石凳,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饭,晚饭后在院子里铺上凉席,我们坐在院子里纳凉,看星星,我给孩子们讲故事,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花池中间种的菜,那几年夏天我们几乎没买过菜,自己种的菜,纯天然,纯绿色。一个个鲜红的西红柿,一个个紫色的茄子,成串成串的绿色辣子,树枝上挂着的条条豇豆,无不显示着我家自给自足的丰饶。
我们的老屋,宽敞明亮,孩子们都有各自的房间,全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个房间了,孩子们再也不用挤在一张床上,以致为争夺地方而争吵。他们每天放学回家,各自到自己的房间写作业,互不干扰。老屋冬暖夏凉,冬天外面寒风刺骨,一进房子,便有一股暖流涌来,顿觉温暖如春。夏日炎炎似火炉,进入房间,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清凉。室外室内仿佛冰火两重天,倘若无事就想一直呆在房间里。院子靠大门处有一间小房是我们夏天用的厨房,在外面做饭,夏天屋内也不会觉得热。再加上有葡萄架的遮阳,房子更是凉爽一夏。孩子们周末休息时,往往能睡个自然醒。
后来我们做农副产品生意,为了库存货物,就把葡萄架挖了,整个院子打成水泥地坪,盖了又高又大的库房,堆放收购来的农产品,秋季棉花和红花堆得像一座座白色和红色的小山,每到暑假时,孩子们也会帮着装红花,打成包,儿子定秤,两个女儿一个撑袋子,一个装红花,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老屋记载了太多孩子们的成长记忆,记载着我们全家生活的点滴。孩子们在那里,从稚嫩的孩童长成优秀的大学生,并在那里开启他们梦想的旅程,我们两个人也从青年走到了中年。老屋承载着全家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我们日子一天天红火,生意一日日兴隆,生活越来越幸福。
身处繁华,久居闹市。若说寻找一种归家的潜意,那就是走进那座将要拆迁的老房子。老屋是一种精神的信仰,是岁月变迁,光影流动,时光斑驳的印记。它如同一个时光宝盒,里面装满过我所有的美好,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欢颜笑语。老屋是岁月苍老中的一本经书,诵读了我多年来的脆弱和坚强,辛苦和喜悦。
老房子要拆迁了,我对它有深深地眷恋。我一次又一次地领着小狗去观望,小狗刚到老房子时才刚一个月,它在那里也从一条小狗长成老狗。它曾在老房子的院子里欢蹦乱跳,那是它自由活动的场所,想必它也留恋老屋,卧在大门外面,久久不肯离去。
岁月流逝渐远,光阴匆匆似水。而老房子容纳了光阴里的一切故事,珍藏着我对往昔的美好回忆。如今,它将面临拆除,拆掉了房子,却拆不掉我对老房子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