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第十章读书笔记
问题一、为什么说按约定的时间做事是有难度的?
答案:因为不可抗因素出现的较为频繁。
论证过程:
由于之前的一些疏忽,比如有点磨蹭,或某件事情所花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而同时又没有余闲去抵消这些意外,那么影响就会一直处于叠加状态。而由于一开始的拖延引起得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接下来的事情也一件件地被推迟。于是,你无暇顾及其他,一心只想着赶快完成手头的事情,然后接着去做下一件事情。而这又让你不得不从未来的安排中借用时间。就这样,你给自己挖了一个越来越深的时间债陷阱。
问题二、怎样解决稀缺所带来的后果?
办法一:设置强行干预机制
论证案例
关于怎样缓解“稀缺”造成的恶性循环效应,书上将了这样一个事情:
我们的一位同事,是一家基金会的理事长。他对排满各种事项的日程表再熟悉不过了:基本上每一天,他都要马不停蹄地赶赴各种会议。因此,他很容易陷入落后状态——每一次会议都会比前一次更晚。(但因为人们都是来找他投资的,所以不得不忍耐。)
事实上,他的会议从来不会拖延——会议原定的结束时间之前5分钟,他的助理就会露面宣布:“会议还剩5分钟。”会议结束的时间一到,助理会再次出现。这种比较直接的干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高层主管都必须配有经验丰富且敬业的助理。原因就是,这种看似粗暴实则必要的干预方式,能有效的预防稀缺陷阱的出现。
由此得到:任何看似无解的复杂事情,只要我们能针对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就至少可以做到,缓解一定程度的燃眉之急。这就类似于给公路的特定路段设置减速带,只是一个很小的变化,就能有效的防止因疲劳驾驶或短暂分心给司机造成的危害。这比想方设法地让司机们专心开车,或督促司机保持睡眠要容易的多。
办法二、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孔”视野中
我的老家在孝义,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的一个五线小城镇。这里一共有5家健身会所。但由于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下降等原因;这五家健身会所当中,真正生意还不错的,就只有1家。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暂且把他称作A健身会所
A健身会所坐落在市中心向东200m处,它虽然不是所有健身房里最大的,却聚集了全市几乎所有的健身运动爱好者。健身房经常在6点之前就已爆满。我在政府部门工作,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换衣服,然后赶赴健身房。可即便如此,我也和大多数“迟到”的人一样,经常会遇到领不到手牌的尴尬情形。于是,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把换下的衣服放到前台,等到锻炼结束的时候再拿。
健身过程中就更不用说了,单车和跑步机无论我什么时候去都是满的;其他的健身器材也基本上都已有人占用了。你能做的,就是和其他会员协商并共用同一个健身器材。显然,在健身资源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你的健身时间必然会随之延长;至于延长多长时间嘛,要看你的健身目标了。比如,你打算用一个小时完成20组动作,在这种条件下,你就不得不把锻炼时间延长到1个半小时。
说到这儿,我想一定又会想:“这哪是生意还不错啊,简直就是生意简直太好了嘛!
没错,这也是最让我费解的地方——全市共5家健身房,每一家健身房的环境、资源、占地面积都差不多。为什么偏偏只有A健身会所的生意如此之好,好到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呢?
直到我看了上面这个案例,才想通了这个困扰我将近一年的问题。原因是,这A健身会所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坚持每天提醒会员健身。而虽然其他4家健身会所也用过同样的办法,但同样都在坚持了一个月之后,就不再坚持了。导致多数会员来过几次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只A健身会所,每天都“帮”会员把健身这件重要之事拉回“管孔”视野当中。这样就可以避免会员们会受到“管窥效应”的影响,而忽略了锻炼身体这件事情。
办法三、变被动为主动——把“疏忽”当成“默许”。
美国公民一开始接受新工作时,需要填写一份参加401(k)(美国的退休养老保险)计划的表格。这份表格之重要,关系到所有员工后半生的命运——没有正确填写表格,就无法参加计划,也就意味着,你需要承担退休后独自养老的后果。而由于人们初次接受一份新工作时,心理上的波澜起伏会导致其产生管窥心态。因此,有很多人都忘记了填写表格。
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改变了了表格申请的方式——每一个新员工都会收到一张改版了的表格,上面写着:“你同意以3%的额度参加401(k)计划。如果你选择不参加该计划或决定以不同的额度参加计划,请归还表格。”
这一改变意味着: 人们默认忽略表格的行为,等于同意进行储蓄。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所有想要参加退休储蓄计划的人来说,原本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别人都帮已经被安排好了。这就从根源上确保你不会因为疏忽而遗漏什么。
而事实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仅仅对申请方式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结果——在使用了新版申请表的公司,超过80%的员工参加了401(k)计划;而依旧使用原始申请方式的公司,只有45%的员工参加了该计划。
办法四、“一劳永逸”的行动
作者在本书给出的第三个方案,简单的讲就是“一劳永逸”。即一次性做好正确的事情,从根源上杜绝“稀缺效应”。
自觉地清空冰箱里的高脂食物,显然要比你尽力抵抗它要直接有效得多;办健身卡时顺便请一个私教,要好过你信任自己的自控力;为了能够专注,而关掉手机等通讯设备,显然更能从根本上杜绝分神。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要想尽办法把“持续的警醒”转换为“一劳永逸的行动”。特别是当我们陷入“管窥心态”时。
办法五、合理的分配带宽
合理分配带宽的核心原则是:把重要且所需带宽量较大之事,放在带宽充裕时进行。运用这一办法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克制自己挥霍的本性。
作者认为,带宽容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并非是一成不变。
这其实很好理解:我们的注意力就如家里的WiFi,一天当中,总有一些时间处于流量高状态(通常为晚上8:00—11;00)而其余的时间基本上都处于流量过剩状态。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重要的(无论是否紧急)、带宽占用量较大的事情放在“带宽”充裕时进行。比如,阅读、写作、学英语等,需要我们在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进行,才更有成效。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头脑最清醒呢?显然是早起后的那段时间。于是,当务之急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早起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