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爲己任,爲萬世開太平
——建設和諧民主平等的的新型師生關係的幾點思考
蘄照閣山長 劉洪瑋
在今天,傳統文化日漸興盛,如何建設和諧民主平等的的新型師生關係?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問題。爲了使每一個人都能認識自身美好的德性,改善自身偉大的品行,延續社會良好風氣,以天下爲己任,爲萬世開太平,我致力於儒學教育。儒學教育本質上是公益性、非營利和以義爲利。有人就要問了,不營利,我們將怎麼發展下去呢?天地生養萬物,父母撫育子女,這些都不是營利的行爲,但萬物、子女卻都享受著最大化的利益,爲什麼呢?這就是仁義道德最大的功效。以義爲利,先義後利,不求利而利自至,這是我們每一個人修養身心、取得持續而長久成功的首要條件。
在今天,弒母、弑師的新聞屢見不鮮,甚至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引以爲戒。身爲父母、老師不了解《春秋》大義,就必定會負上主要責任,成爲罪魁禍首;做人子女、學生不了解《春秋》大義,就必定會負上直接責任,最終處以極刑。在此類事件中,父母沒有教育好兒子,老師沒有教育好學生,都要負主要責任,成爲罪魁禍首;兒子弒母,學生弑師,負直接責任,如果按照王法就要處以極刑。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篡弒之人懼怕的不是《春秋》使他們惡名千載不滅,他們懼怕的是,天子、方伯瞭解《春秋》大義,討伐這些犯下誅死之罪的亂臣賊子,以正王法。《春秋》大義彰顯的就是人道大倫,名分綱紀。聖人爲什麼作《春秋》呢?就是使天下後世的人們都明白君臣父子、仁義禮樂是可以損益不可以與民變革的,從家到國、從上到下都處理好倫理關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能避免自己成爲罪魁禍首或處以極刑。
教師的職責在於傳人道,教育的目的在於明人倫。建設和諧民主平等的的新型師生關係,更應該嚮往聖先賢汲取智慧。通過數十年讀書、創作、講學、實踐,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師生關係等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都是家庭問題,解決家庭問題的關鍵是復興儒家禮樂教化,復興儒家禮樂教化就要推廣、踐行朱子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