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倾听王莲英老人一生的故事,我们了解了岁月在一个普通老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并且在口述故事中看到了国家与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出生在一个乡镇上,在家中排行第四,是最小的孩子,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虽然家中不富裕,但是我们每日下地干活挣口粮,日子也还算过的去。我们啊小时候是在大人背上长大的,大清早的露水还没散的时候大人就把我们叫醒去地里干活了。我们那时候啊,是在土地上长大的,吃的土地上的水,睡得是土地床,盖的庄稼被,就这样拉扯大吧。孩子总要吃饭吧?大人总要干活吧?七八口人等着吃饭呢!等我再大点,十四五岁吧得有,哥哥成家了,我去哪都背着侄子侄女儿,我都敢说,她们是在我的背上长大的。哎呀,日子嘛,就这样凑合过下去吧。转眼就该成家了,我小姨给我找了个相亲的,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嫁过去了,嫁谁不是嫁啊是吧?
我嫁过来,本来以为日子会好点,没想到正赶上大饥荒,我们在地里干活挣得工都补不上家用。嫁过来是我大姨给介绍的,她二十多年前嫁到了这个村里,就介绍了附近的年轻人给我,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嫁过来了。以前都是这样啊,家里大人让嫁过来就嫁了,都是大人做主的,不像现在的小年轻了,都是自由恋爱的。我结婚那天是大年初二,刚过完年就出嫁了,穿了件红布衫,戴个红头绳就是我出嫁的打扮了。现在看肯定觉得不好看了,以前日子穷啊,有个红布衫就觉得可好看了。我嫁过来生了四个孩子,最小的一个闺女生出来就有病,哎,没钱啊,也没法治。
从医院回家路上我差点把小闺女扔了,最后没舍得啊,自己的肉哪里说舍得就舍得啊!小闺女也争气,回家慢慢养着就这样长大了,也健康了起来,老天爷开恩了啊。两个大闺女和儿子都跟我下地,我们那时候都是挣工分的,都在大队里分的活儿,每天都有任务干,一天都不能闲下来。我们那时候吃东西都是用粮票换的。计划经济都集体劳作的,天不亮我们就去地头了,晚上才回来。我们种小麦,自己都吃不了,卖钱都不够呢,在那时候,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都是很奢侈的事了。
我们平常最经常吃的就是红薯面馒头了,现在年轻人吃的粗粮,我们以前都是没吃的才吃啊,时代就是变了啊。有几年粮食收成不好,我们都开始吃野菜吃树皮了,饿的裤腰带勒紧了都不行。你要是问那时候的好饭是什么,那就是过年吃的一顿饺子了,那是这一年吃的最好的一顿了。
孩子们长大了,我们又开始慌张着盖房子,铺门前的路。我们把村西头的房子卖了回到东边的老地方,这里原来是一个两进的土房子,门口是村里的大街,地方很敞亮。我们家门口是一条宽沟,我们就想着把这个沟填一半当菜园子,也能补贴一点家用。我们从荒地里拉过来条石把沟填了一半,以前也没有车子开,一大家子人就一起推个推车拉石头和土,满打满算填了一个多月才把那个沟给填满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这里也慢慢成了真正的菜园子了。有了这个菜园子,我们家几乎都不用买菜了,有时候夏天还会有很多剩余,我就骑着车子给俩闺女送点菜。看看现在的菜园子,都成了政府给弄的花池和步道了。现在日子都好了,这个水沟都重新修了一遍,还把两边都铺了地砖,现在我们就在这里打打麻将聊聊天。国家发展的快了,我们生活也都变好了,谁能想到以前的臭水沟变成现在的样子啊!再看看我们家里,现在电视都不看了,为啥呢?看烦了都。夏天热了天天开空调,我们以前晚上都只能用煤油灯呢。
我现在也老了,老了老了也闲不住,我就去村里申请了个清洁工的活儿,每天就扫扫地,捡捡垃圾,挣几十块钱正好能供上一天的菜钱了,也帮小辈们减轻点负担。你看看我们家门口的柏油马路,以前都是土路啊,刮风时候满天飞沙子,下雨时候都是泥,走都不能走啊,现在多好啊。
我们家老头子年轻时候去他姥姥家都是拉个车子走一天才能到,以前没有车子,都靠两双脚走出来生活啊。现在你们瞧瞧,开汽车两三个小时就到了,国家修的高速路方便我们走亲戚了。你们正赶上好时候了,看着生活变好,看着小辈们幸福就是我们过了这一辈子的愿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