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上午的提心吊胆,加上大中午的没吃饭,我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眼见由此好吃的,哪还记得其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大口吃肉,大口吃饭,长这么大,头一次感觉到吃饭是一种幸福。
以前大都觉得是煎熬,我自打有记忆以来,学习除了这段时间,向来没多大问题,但吃饭就成问题了。
不知道是喉咙小,还是胃小,别人五分钟吃完都算慢的饭,我半小时能吃完就是快的了。所以在幺姨家启蒙时,他们当时为了让我快快吃,说道:“吃到最后的洗碗。”
我毫不例外的每次都是最后,所以我就有了新的说法:“吃到前面的不管,吃到后面的不管,吃到中间的洗碗。”
当时我还才三四岁,那些大人就把我记住了,直到如今我已二十来岁,他们见了我还一再提起当年的事,连连夸我小时候聪明。
现在想想,其实我打小就不笨,甚至说有点小聪明,不然也不会在那么小就能造出对称的句子了。只是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我只是在不擅长的方面的缺点被无限放大了,以至于竟引起了一场,于我而言,影响深远的家校之争。
在我不知情,完全没有意识下,一场家校之争已经埋下了伏笔。
可能是因为我太顽固了,屡教不改;也可能是爷爷让老师难堪了,总之我是彻底不得张老师的欢喜,甚而言之是被针对了。
这样一来,打心底我是不喜欢这老师的。有谁会喜欢一个整天马着脸,一点也不亲近学生的老师呢?
小小年纪的我还没有学会合理反抗的方法,只能用消极来抗争。不喜欢我就不学习,不喜欢我就不改变,这一来又导致家校矛盾的加深。
这个矛盾在期末爆发了,老师当着所有家长的面,狠狠的批评了我。
“这孩子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笨的学生。”张老师举例说道:“九九乘法表,一个学期了他还不会;数学卷60分钟的题,他做两个小时愣是只能拿60分,这学生我是没法教了。”
这话爷爷不爱听,直言是老师不行,还拿出了证据。“如果是孩子笨,那上学期徐老师教的时候,颁发给他的双百奖状又是怎么回事?”
这话让张老师没办法开口,她呐呐不语,只得一再列举我的不是。但这显然不能叫爷爷信服,在爷爷眼里,就是张老师理屈,是她教不好书。
我此时直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样就可以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了。一边是老师,一边是爷爷,而我是犯错的人。老师批评和指责,爷爷维护和蛮争,在我看来,的确是自己笨了,不然为什么不讨老师喜欢呢?
所以我虽然希望爷爷能获胜,同时又感到很羞愧,毕竟老师讲的句句属实。我的确没有把知识学会,也确实经常没完成作业,还常常迟到。我因为这些事实,而感到丢脸,并有了认命的自觉。唯独觉得对不住爷爷的信任和维护,所以我只能像鸵鸟一样把自己的头深深地埋下去,以为看不见就没有这一切的发生了。
可是越想躲着事越向我找来,我被激烈的两方同时关注了,一个说我因为被说中了无脸见人,一个说我因为被无辜责骂羞愧难当。总之在我艰难的一抬头间,发现所以学生和家长包括老师的目光都在我身上。我的处境更加艰难了,我一刻也待不下去了,但是又不敢夺门而出,只能在内外煎熬中等待“判刑”。
好在这煎熬没有多久就让我有了喘息的机会,双方地争吵引来了徐老师,张老师和爷爷都找徐老师来评理。
爷爷问道:“老同学,去年的奖状难道不能证明我孙儿不笨吗?”
徐老师已经知道前因后果,对于这类事在她几十年教学中常遇到,所以自有一套处理办法。只听她说道:“这孩子不笨,我带了一个学期的。”然后又拉过张老师,到一边去说了些什么。
再回来时,张老师还是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只是不再说什么了。
爷爷既然已经获得了胜利,当着老同学的面,又不好再说什么,只得作罢!拉着我的手和相熟的老朋友说说笑笑的走了。
我还是觉得脸火辣辣的,毕竟我是有错在先,凭借爷爷的争论和他老同学的面上,虽然赢得了这场家校之争,但是我一直觉得胜之不武。
尤其是后来我学业有成,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更能体会一名教师的不容易。就拿张老师来说,如果她不是对我有期望,如果不是本着对我认真负责的态度,她怎么会一再揪着我的错不放,班上二三十个学生,她完全可以放任我不管的。毕竟我虽然有诸多问题,但也不是那种会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何况我还那么小,才上二年级。
可是张老师没有,她正因为热爱教师行业,才会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才会一再指出我的过错。而我只是辜负了她,更因为我的问题,导致她一再遭受难堪。造成她难堪的人,正是我最亲爱的爷爷,可是爷爷也没有错,他是在维护孙儿的尊严,并且最后孙儿用事实证明了当时他的观点是对的。
这一切的错在我,可是才七岁的我,又懂什么事呢?无论做错什么,都是能被原谅的,那么这一切的过错究竟在哪呢?好像大家都没有错,可关系却弄得这样遭,矛盾又那样激烈。
我想,可能是大家缺少有效的沟通吧!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沟通几次,毕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沟通一定是能解决问题的。
这一场激烈的争论,虽然因为有徐老师的介入而中止。但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张老师觉得丢了颜面,在这待不下去了,就活动关系,调去了其他分校,后来又被调去镇上一所小学工作。而我和哥哥则被接去爸妈身边上学了。
这一场家校之争最终导致双方的离去,可是我知道这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避开了问题。但问题必然还存在那,等待解决,如今才工作一年的我,已经遇到了好几次让我措手不及的家校之争,我愈加感到张老师的不容易。
毕竟她当时才出校园,才走上讲台,遇到的却是我这样的问题学生,更遇到了强势如爷爷的家长。她的委屈,无疑是远远大于我现在经历的,所以我更为自己当年的不懂事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