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跟我一起
我们试着随意想象一个场景
孩子在搭积木的时候 积木快搭好的时候
一不小心全倒了 孩子突然哇哇大哭
有的孩子甚至把剩下没有倒的
立马也会推得一干二净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你们会如何反应
我们来分析一下 总结来说往往会有如下处理方式
第一种父母心理:觉得心里有点烦躁 忍不住想呵斥孩子
想着怎么又来了 这么点小事情都忍受不了你长大了以后该怎么办?而且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发现父母对男孩子哇哇大哭,容忍度是非常低的-尤其是爸爸对儿子
第二种父母心理:能感受到孩子难过的情绪,可以去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情绪且鼓励
可能跟孩子说:好可惜呀,我们差一点就完成了,结果呢,却在完成的时候倒了,这实在是太让宝贝太难过了。
还有第三种父母心理:哎呀,宝宝受挫了,赶紧安抚宝宝,让宝宝别哭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哭成这样特别的心疼,赶紧会拿身边好吃的,或者用其他好玩的玩具吸引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快速让孩子停止哭泣
不难发现,作为父母,我们本能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尽快让我们的宝贝停止哭泣,孩子不哭闹了对我们来说表示这件事情就过去了,甚至是解决了
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一起来思考一下我们3种父母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接下来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第一种父母的应对方式,一哭就呵斥宝宝,无耐心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孩子被父母大声呵斥,孩子呢,可能会抽抽搭搭的停止了哭泣或者转身离开了~
第二种父母的应对方式,父母-接纳了孩子情绪。孩子可能会对妈妈说,妈妈我很生气,因为我差一点就可以完成了,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宝贝有可能会想再尝试一次,也有的宝贝会说我现在不想玩了。
那第三种父母的应对方式,快速转移孩子注意力,想让孩子停止哭泣,我们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了,转移到哪儿了呢,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更加的不依不饶,直到让妈妈拿出更加有诱惑力的补偿或者是妥协的方式,才会停止哭闹。
所以通过这三种应对方式,我们会发现
第一种情况下,孩子自身的体验,肯定是不好的,宝贝一开始因为积木倒了,遭受了挫折,本身,因为这个挫折正在生气难过的时候,父母不仅没有安慰她,甚至还批评呵斥他,孩子的愤怒升级了,因为父母无法理解他的情绪,所以,孩子可能不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表面看似问题解决了,其实,问题根本是没有解决的。
对于第二种情况,对宝贝来说同样也是有挫折感的,因为快搭好的积木一下子倒了。但因为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安慰和理解,所以他慢慢的是可以去接受这个结果。
我们再来想想第三种情况,第三种情况宝贝的体验,是否有点太过于美好,一旦宝贝出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父母就会负责让宝贝开心。表面上哭是停下来了,但是这次的困难他们并没有得到克服和解决,我们也并没有让孩子学会去面对挫折和承担责任。
我们再继续,试想一下
经常得到第一种反应的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会形成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既然知道爸爸妈妈不喜欢他哭,所以他可能就尽量的不会去哭,那慢慢的就会产生尽量不要输的想法,如果一件事情,可能会产生不好的结果,那就尽量不去尝试,畏难和怕输的思维和心态就慢慢的出现了。
我们再来想一想,如果是经常得到
第二种反应的孩子,孩子会哭,会表达他的情绪,毕竟不如意的事情确实会让人难过,但是他还是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的本身,因为爸爸妈妈会接纳他的情绪,并且,在爸爸妈妈进一步的帮助或者引导下,他还会继续尝试解决问题,失败本身并没有关系,孩子的想法是:我可以再试一试,那这个思维慢慢巩固之后,对于孩子来说失败和困难,其实就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的,受挫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那经常得到第三种反应的孩子呢,他会觉得只要有让我不高兴的事情,爸爸妈妈就得负责让我高兴,他很可能就会学到哭就是非常有用的武器,能让父母无条件的妥协,只要坚持不懈地哭下去,哭就能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容易形成一种思维,结果不好,责任一定是别人的,这类型的孩子很明显受挫能力偏弱。就像之前说过如果绊石头摔跤了,为了让孩子不哭打石头的话,孩子下次还会摔,而且会觉得是石头的责任。
所以经常有父母会咨询我,孩子一旦不被满足就会长时间的哭,父母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和妥协,可以很明确的说,没有办法只能妥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请问以上三种情况哪些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比较容易退缩?
我相信你们肯定就会很明确的回答
是第一种和第三种
所以,当孩子因为游戏失败而哭闹甚至是发脾气的时候
首先说明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有所期待了
如果期待的结果没有出现,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个结果
哭其实是个非常自然的反应,哭的本身其实并没有好坏与对错。
但是呢,父母的回应方式决定了孩子哭的功能和孩子遇到挫折后的思维方式。
再想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前
先思考一下 在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出现的时候,你首先有没有正确的接纳孩子的情绪?
2018年12月18日 00:35分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