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得知了只要过了这个学期就有可能回之前的学校教书了。这个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会是怎样的结果,有一部分要等到11月11号才知道,而还有一部分需要等到2月份放假的时候才知道。
那天晚上,我也会有些放心,并且在这两天里把接下来一周的课备完。我明白,别人终究是一个外力,最大的改变来自于自己。刚才在非诚勿扰看到黄澜老师送给女嘉宾的一句话,你现在处于重建期。
我觉得这是多么贴切,重建期跟我写到的题目,重塑不就是同个意思么。
我已经意思到自己需要重新更换以前旧有的大脑理念。甚至,我以前的一些理念是特别虚的。
最近常常有写不出书面化东西的感觉,意识到自己大脑里已经没有多少墨水了。又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记住或者背诵多少句子,以至于写东西时没有灵感。
旧假设:应试教育完全没有价值,背诵是一种完全没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验证:不是的,我自己也是通过考试走出来的,背诵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唯有通过记忆知识,才能去理解它,并且践行它。
王阳明为什么能悠游自如地做这么多事?
就像当年大禹治水一样,他有忧民之心,认为自己担任治水的责任,如果治不好水,使人民受害,表面是洪水淹溺了人民,实际是为自己所害。如果抱有万物一体的心,人民淹溺于水,实际就是自己淹溺于水,自己去救他们,也就是救自己。能不急吗?所以大禹治水,能三过其门而不入。
不过,圣贤虽然急于救民,但也要安于本心的清净,才能把事情做好。如大禹治水,尽管这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但他也能保持从容自若的心态,以忘我的精神去做,不带任何情绪,这样一切都能做得很好,身心也不容易劳累。
一个人身中潜在的能量,似乎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对于普通人来说高不可攀,其实究其根本,这只是一个十分平常的问题,就是要我们满怀爱的心情去做事,即可获得出乎意料的高效率。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劳累,并不是真多累了,而是我们以厌恶的感觉去做那件事。你如果把一件事当成负担去做,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心中充满抱怨之情,心不甘情不愿。可以肯定的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做事,过不了一会儿,你就会感到疲惫不堪,满脑子想的就是尽快从这件事逃离开去。
其实,爱的感觉是完全可以培养的,它的节律与天地大自然的节奏相通,你不能把握住它,但可以在内心感受到它。你试着放松自己的身心,一心将感觉放到要做的事情上,想象着它带给你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体验其中的爱的升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做这件事的美好感觉带入意识深处,深入深层“自我”,然后就充满喜悦之情,带着追求之心去做它吧!
要达到高度自信的境界,就得时常对自己进行磨练,让内心逐渐形成一种平和,高度有序的定态优势,这样体内的正面能量才能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由于常人的意识的不稳定性,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一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就会灰心丧气,丧失了进取的勇气。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的“心”失去了平衡的状态。
心时无形无相的,难以把握,但心表现在身体上的感觉,却可以通过内省而自我体察和把握。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自己出现怀疑,畏难不前的时候,马上把感觉调整到自己想要的状态上,认真体察当前的情绪状态,丢开那些不想要的,专注于正面的感受,然后起而行之,在行动中不断加强和升华自己的信心。
只有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千万不要因为困难而华裔甚至放弃。
用外在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恭敬而至诚。
王阳明在这里指出,一个人的思虑杂念,是不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制排除的。这些思虑的浮现,有其一定的规律,只有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处理,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达到没有纷杂之念的专注境界。
这个方法至简至易,却蕴含很深的哲理。就是当思虑刚萌动的一刹那,在刚想出现却还未完全出现的时候,自己觉察到了,马上集中精神,将心反观内照,细细体察这个念头存在的那种状态,看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不要理会什么,也不要去分别什么,就是定下心来,停驻在这个念头里面,体验一种天地大自然纯粹存在的状态。
人为万物之灵,思维意识是心的发用,其本源与大自然的规律是相通的。思维的最佳运行状态也即是大自然规律的特性——自然无为。如果想去强行控制思维的运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干扰,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而当你看破这一点,放弃自己想要控制一切的主观愿望,将自己的心放松,不再打算控制它,让心澄静如水,任其所往,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奇迹就发生了。
在你这样做的时候,天地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按它们本来的面目呈现着,互不干扰,你的思维也是如此,自然而然地达到了精纯专一的境界。
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王阳明怕大家还不理解,就举了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就如外出看见有人相互斗殴,对于他们错误的地方,自己的内心当然也会感到愤怒。不过,自己虽然愤怒,但如果能接受这个事实,只按其本来面目来处理,坦然不动,内心就会仍然是清清静静的,不曾动一点儿气。这也就是‘只易其境,不易其心’的道理。
王阳明转过头,看了他一眼,道:“你这种情况,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无静根,感物易动,处事多悔’,对吧?”
伦彦式点点头:“对。”
“其实,这三句话,也可以说是三种情况,它们是有内在关联的。”王阳明说道,“你在做学问,或应事接物时,一心想找一个能静得下来的方法,企图一劳永逸。
“然而正是这种想法,使得你在受到外物影响时,有一种害怕心理,心就容易波动。而当你心有所惧,患得患失时,处理事情就会经常后悔了。”
伦彦式又点点头,叹服先生简直神了,连自己这么微妙的心理过程,都能揣测得如此详细!
王阳明接着说道:“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动无静的。静,是说心的本体;而动,则是说心的妙用。所以君子修身做学问,不要拘滞于动静。
“在静的时候,能感觉到空灵的状态,但也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机,所以便能与‘道’相应。在动的时候,此心常定而未尝有一物在里面,所以内心寂然不动。寂然不动,方能感而遂通。
“在应事接物中,此心总是镇定自若,无论动静,都有内在的一种规律可以效法,就随时都能增进自己的修养,先儒称之为‘集义’。能按这个规律去‘集义’,就能消除内心动辄后悔的病患,达到所谓‘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究其实,这也不过是此心保持纯一的状态而已。
“静,乃心的本体,而我们去求一个静根,反而是挠动其体。动,是心的妙用,如果害怕心容易动,则是荒废其用了。
“所以,有这个求静之心,即是心动了,厌恶动的心并不是静,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动亦动,静亦动’,如做客应酬中的迎来送往,起伏不停,也就没个穷尽了。
“因此遵循事物之规律叫作‘静’,而顺从欲望则为‘动’。所谓‘欲望’,并非一定是声色利货等外物的引诱,那些浮思杂念都是欲望。如果能循‘道’而行,即使需要交际应酬,处理繁复多变的事务,心也是静的。
“周濂溪所说的‘主静’,即无欲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集义’。而顺从欲望而行,即使做到心斋坐忘,心也是动的。”
念头
王阳明心情甚好,笑了笑,说道:“念头如何能够除灭呢?只是要使它处于一个正确的状态罢了。”
紧接着陈九川又问:“那么,在静坐时到底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吗?”
王阳明在一张石凳上坐下来,说道:“的确不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
陈九川问:“既然如此,却如何能达到静的境界呢?”
王阳明伸手抚须,慢条斯理地说道:“其实,静就是一个不动心。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假若我们的心如同明镜一般,事情来了,就好比鸟儿飞过一样,如实地把它映照出来,坦然地应对它。事情完了,就像鸟儿飞走一样,什么痕迹也不留下,心不为所动。如此应事,即使在行动中,心也是静的;心在静的时候,其中又何尝没有一种生生不息之机在动呢?不然人就如不会动的石头一般,还谈什么应事接物呢?”
停了一会儿,又说道:“又如,我们在正心修身时,戒谨恐惧的态度就是一种念头,这时又哪里能分什么动静呢?”
陈九川还不太理解,追问道:“但是,周敦颐先生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王阳明说道:“这是因为,如是没有那些执着于计较、分别的念头的干扰,心处于一种非常纯净、单一的状态,具有一种定力,就显出‘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