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拿着一份很喜爱的老师推荐的书单去图书馆找书,这份书单都是他依靠自己多年的阅读量累计出来,觉得质量很高值得阅读的书籍,而我始终记得一个细节,就是上大学这么久以来,我竟然到那时才真正体验到一件事:好的书籍长期都是外借的。所以毫无防备地,长长的三十本书单,我最后只借到了不过5本书。
我们学校的藏书量已经颇丰了,但是某些程度上还是反应了一些问题。借出的书可以通过预约,等一等还是能够看到的,但是有很多珍贵的典藏本放在密集书库或者图书馆的其他分部,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于我这种“想看而又不得”的心情,一次次积攒起来的小失落,无异于一种“酷刑”。不过同样地,对于我这种一年读不了一百本书的人,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其实并不多,但书籍的被借阅情况在无形中已经成了我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阅读的指标之一。
《苏菲的世界》虽然不在当时所列的书单之中,但这本书是一直在我“借而不得”的名单之中的。也是因为有不少朋友的推荐所以想要看这本书,前前后后在图书馆去还书的时候查过好几次,几个不同版本的统统都处于借出状态。不过很幸运还是预约到了我最想看的插图本,因为填补这本书插图空白的是一位中国姑娘,重点是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就已经收到了图书馆发来的此书已被他人预约的邮件,所以对于这本书,我觉得任何推荐的话应该都不用再多说了吧。
作者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以这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奠定了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
苏菲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智慧”,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是否也意在说明哲学的世界是一个智慧的世界?智慧就蕴藏在我们的日常之中,所以哲学和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全书最巧妙的构思在于实际存在的两条线索:一是14岁少女苏菲与那位神秘哲学家艾伯特之间的通信和往来,通过哲学家对苏菲的授课和谈话,作者对西方哲学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和探讨的主要问题做了引人入胜的讲解;二是同龄少女席德与她父亲艾勃特之间的通信和往来。
两条线索由交错、靠近到重合,最为惊奇的是作者把哲学课变成了悬疑和破案,虚虚实实,似梦似真,到头来发现苏菲和神秘哲学家只是席德父亲艾勃特为女儿写的书里的虚构人物,或者毋宁说,是艾勃特化身为艾伯特在向同样化身为苏菲的席德进行哲学启蒙。
当我读到后面发现这个真相的时候,不由地怀疑席德和艾伯特是否同样也只是某个虚构?尤其是到最后苏菲要想办法通过自己的这些哲学知识以求证明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个体而非虚构的故事人物,简直是脑洞大开,整本书的结构和布局立马显现出来,读来有一种侦破案件终于等到真相大白那一刻的畅快,觉得非常有趣。可是在“对位法”的印证解读当中,却不由地为苏菲的内心独白感到些许小小的心酸:搜集芭比娃娃已经够糟了,但更糟的是自己就是一个芭比娃娃。
苏菲很羡慕席德,因为她生下来就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她真幸运,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人......她以后会长大,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我敢说她一定也会生一些真正的小孩......”
“还有孙子,苏菲。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这就是我在哲学课开始时想要教你的事情。”
有生必然也会有死,因为死就是生。所以对于这个结尾,其实也就没有任何的遗憾了,因为苏菲的存在里也有一个完整的属于她自己的世界。现实是笔者为《苏菲的世界》画上了一个句点,“真实世界”里存在的席德这样度过了十四岁的最后时光,十五岁的生日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分界点,因为看待世界的眼光自此以后就开始有所不同。一位作家对于故事情节的塑造和思维代入的能力可见一斑,着实令人叹服。
意外地感动于一位父亲想到给予女儿的最好的十五岁生日礼物,是通过为其写一本书来讲述对于哲学的启蒙。“想要带你认识一个我想让你知道的这个世界”,恨不得将自己半生智慧全部都授予给孩子,一两句话讲不完的那就写一本书吧。这样的作家我还想到一位——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以其全爱奉献那些历史于他的孩子而写作了一本适合于给儿童阅读的《古代的人》,并奉献给那些在生命之途上与他的孩子为伴的男孩们和女孩们。
对于乔斯坦·贾德来说,多年的高中哲学教师经历,师者寓教于心,他最常传授给这个世界的哲学启蒙,就是面对他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们——那些刚刚由十四岁进入十五岁,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孩子。
十四岁的苏菲,十四岁的席德,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将要、现在或者曾经”十四岁的你和我。关于“我是谁”,关于“这个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有太多的困惑,魔术师的礼帽打开了这个哲学的世界。
天底下有没有一件事是我们大家都感兴趣的呢?有没有一件事是每一个人都关切的呢?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又是什么?除了食物、温暖和他人的陪伴等外在的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后,是否还有一些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呢?哲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对这类问题有兴趣的人所要探讨的,乃是自地球有人类以来,人们就辩论不休的问题:宇宙,地球与生命是如何产生的。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苏菲收到了两封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还有一张请苏菲代为转交给“席德”的一张明信片,从而开启了一趟哲学之旅。从“伊甸园”到最后的“那轰然一响”,一步一步进行介绍和讲述:神话、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斯、命运、苏格拉底、雅典、柏拉图、少校的小木屋、亚里士多德、希腊文化、印欧和闪族文化、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姆、柏克莱、柏客来、启蒙、康德、浪漫主义、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我们这个时代......
苏菲之于席德,犹如席德之于我们。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席德同样只是一个我们的现实世界之外的人物,真实存在和生活的人是“我们自己”。所以无论这样还是那样存在,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生。
我们也是星尘,我们也是星尘,我们也是星尘。
现在二十二岁的我来看这本书,介绍的很多理论都已经在之前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形成我的思维定式了。我觉得那些在高中的时候就能够接受到系统的哲学教育的孩子都是幸运的。如果我能在十四岁的时候就看到这本书的话,那我十五岁的世界该会有怎样的不同啊?
可是我已经回不去十四岁了,提到这里倒是想起了我一个快要初中毕业的妹妹,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把这本书当作送给她的十五岁的礼物。
“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记得。我们都在渐渐长成一个大人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变得习以为常,好奇心反而成为了成人世界里较为稀缺的东西。
苏菲有一天会长大的,席德有一天也会长大,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怎样的小孩,不要忘了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大人。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