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有24年前的《玩具总动员》出新篇,也有18年前的《千与千寻》国内公映。
18年足够漫长,也不太漫长。
我还记得日本公映次年,无法在大银幕上观看本片的观众们只能等着发行DVD,等着看国内颇有品格的D版。结果全球所有DVD版本统统偏色。一阵哀嚎。甚至还有洗涤剂广告以此作梗:我家洗涤剂,一洗就能恢复本色。
当时所有音像大国里只有美国还未发行DVD,大家唯有寄希望于它。 最后1区版本也吸取了别国的教训,不负众望终于推出了色温正确的版本。于是各家良心D版陆续跟进,采来美版的画面、评论音轨,采来日版的日语DTS-ES声轨,台版的国语,港版的粤语,凑出一个个全球最佳版本。好不热闹。
到蓝光时代,吉卜力对于推出高清光盘不太积极,对于自家的老片存货,也是半年一部的节奏慢慢发行蓝光碟,《千与千寻》排在最后压轴出场。
再然后又过了许多年,宫崎骏对于国内版权环境的不满终于也缓和了,上映《龙猫》半年之后,《千与千寻》也上映了。
画面相当清晰漂亮,胜过了之前发行的蓝光版。 周冬雨配音千寻,居然能把声音调整得非常像原声,让我刮目相看。
多次看得眼眶湿润,我分不清这是故事本身的力量,还是时光的力量。
那时宫崎骏说要做一个普通10岁女孩的历险故事。 刚看时是看不明白的,故事看得懂,但不明白为什么能受到那么高的评价,拿下那么奖,日本国内票房高到离谱。
那时我更欣赏《幽灵公主》,正邪分明,有激烈的对抗,明明白白的不妥协、不让步。 过些年再看《幽灵公主》,觉得它太过于明明白白了。世界真有那么正邪分明吗? 反而觉得《千与千寻》这样一切不说明,这个神或怪的世界是真的吗?这些神或怪又从哪来?千寻的历险是真的吗?汤婆婆真的坏吗?无脸男从哪来,到底是什么?白龙最后去哪了?进到这里的成年人都会大概率变成猪么?
一切不说明,一切不明说,反而更好。
这次上映不少解读文章也看了些,还是觉得不必解读,哪里又指泡沫经济了,谁谁又是平成巨婴了,不必解读。一部电影,情绪上能和自己对上,就是享受。
就好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那么多典,又到底要指什么? 能觉得文句美好动人,就够了。
如果千寻是个真的女孩,18年后她可能已经是个妈妈,或者准备作妈妈,10岁时的某些事,遥远而模糊。
活八九十岁的话,一生也能有好几个18年,但最好的一个18年,大约就是10岁到28岁这个阶段,开始会观察自己、观察世界,体力和智力都一路向上。
最好的一段从来只有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