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买这本书的故事吧,我上亚马逊买机器学习的书,逊哥给我推荐这本《图灵的大教堂》,我转身去找《简明线性代数》,加入购物车后逊哥又给我推荐这本,我觉得既然推荐算法这么坚持我也不好意思不买,简单看了下评价之后就收入购物车,然后终于没有再看到逊哥给我推荐这本书了。嗯,这就是我期待的。。。
战争年代,数学家,计算机。
和平年代,程序员,加班。哦不,计算机科学家,数据改变生活。
关于书评什么的自己去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386850/
毕业五年,我一直浅耕算法,现在除了会看别人写的文章还会吹,成就挺大的。要是好好读书,将来不是做医生就是律师, 而我却选择了做程序员(软件工程师)。
战争年代,军事发展的需要迫使数学家们冲在前线,研发武器,计算弹道,解密通讯,制作原子弹。和平年代,高中时我的好奇心就被磨灭了一大片,直到大学后第一份工作的经历才让我燃起对科学的信息,我热爱数学甚于代码,但是coding却是这个年代最能接近数学本质的社会活动。
以前总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写代码有必要学微积分吗,君不知当年与牛顿撕逼的莱布尼茨发现二进制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并提出了数字宇宙一说。而看完相当多的科学发展史之后才发现,我读书少到的可怜程度,不值得拿那仅有的一点智商去炫耀。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你看看,提手就写Markdown
,随手写行console.log('Hello World!');
,天天睡个时间复杂度为nlog(n)
的觉,解个锁划一划就可以看到朋友圈里面的人在装逼,然后浮躁的生活却没有给大多数人养成高质量思考的习惯,巨人们思考如果让计算机会思考,科技要的是什么,而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却想着如果能赚多点钱养家。
我很多时候都会反省自己连es6的generator, Promise等东西都能弄懂的时候却学不出能求A+B结果的汇编代码,或者是对数据统计分析完全没有头绪(经验)。一直想学却没有机会实践并不是失败的借口,我能一周刷50题Project Euler上的题目也证明我怎么也不算笨,只是坚持一项学术/技术研究的力度竟然比不上从大学到现在坚持打rugby,这才是需要重视的地方。
Cheers
C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