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上八点三十分,我和两位女伴L和W准时出发,目标连城培田。
福建的九月中旬,虽然气温依然很高,但是,天空已经有了秋的模样。
从厦门到培田几乎全程是路面质量颇高的高速公路,虽然是周六,但车辆稀少,一路畅通无阻。
我们一行三人边欣赏空中形状各异的云和高速路两侧绿油油的山,边听女伴L讲述出行目的地培田的故事。
培田有个巨大的荷花池,荷花池可不是用来赏景,培田的荷花池是古建筑专家阮仪三为培田古镇改造提出的生态整治成果;培田有个吴老大,吴老大不仅是精明的商人,也是非常好客的主人,他的米酒和热情让客人自愿留下;培田有座五百年历史的南山书院,南山书院偏居古镇一隅,是读书的好地方;培田新村在古镇河对岸,徽派风格白墙黑瓦建筑与古镇青砖灰瓦飞檐斗拱的明清建筑隔河相望,毫不违和。
一向喜欢古建筑的我,听过女伴L的描述,心中对培田的好感大增。一个古建筑保存完好,而且尚有普通人在此生活的古镇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培田古镇果真没有令我们失望!
迎接我们的是村头一座青石结构牌坊和大片生机盎然的荷花。南普陀的荷花池宁静祥和,让人感受佛法的慈悲,厦大思源谷的荷花池散漫不拘,让人体会校园的宽松自由,永定岩太的荷花池位于山间岔道口,不见有人打理或有人欣赏它们,但却枝干挺拔花朵肥硕,甚是旺盛,在培田,已经不能再称荷花池,而是好大的一片荷田,一直延伸到山脚下,这片解决了培田古镇废水污物的荷花池也为培田古建筑群增添了最为相宜最为优美的自然景观。
在培田我们入住的是一家叫似续堂的民宿。接待我们的民宿主人吴先生并不多言,只是在大宅院中七拐八拐引领我们来到我们预订的房间。
似续堂好大,前院、正厅、庭院、厢房,完全按照当地大宅院建筑格局的九厅十八井建造,如果没有主人带领,我们真会迷失在这组漂亮的木造建筑群组中。
似续堂:培田唯一一座木艺传习民宿,由培田传统木艺人吴长生,仿造培田建筑“九厅十八井”结构,历时六年建造而成。2012年,为别人建造修缮了无数房屋的吴老先生看着自己的一大家子(老人一生有四个儿子),总觉得要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于是动员了全家建造了似续堂。盖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木艺房子。——— 摘自似续堂公众号文章
不要以为老人盖好了房子,就要在自家的大宅子里享受晚年,现在,已经79岁高龄的吴老先生又开始用一把凿子和一堆泛着好闻气味的木料,承接修缮吴氏家庙。
这次在培田,女伴L特地去拜访了吴老大,虽然没有见到吴老大本人,但是见到了吴老大的儿子,小吴先生正在主持改造吴家大院,古建筑结构和斗拱雕梁依然保留,客房将会做现代化改造。几十年前我们十分羡慕的西方对于古代建筑保护的做法,终于也被我们接受和应用。
在参观“官厅”时我抄录了一幅对联,我想用这幅对联结束这篇培田游记:
耕可养身读可养心身心无恙自获康宁
饿能壮志寒能壮气志气不凡定多安泰
补:
在培田,我们是在似续堂附近一家叫百花农家的餐厅吃饭,这家的吴老板生财有道,不仅提供好吃的特色菜,而且售卖各种土特产,关于他家好吃的葵花籽,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他都以商业秘密回答,据说,他疫情期间就是靠快递瓜子保证餐厅能够继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