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真诚、珍惜、坚持
1.重点抓住20%的工作关键点来推进。
要做一件事,就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时间管理特别重要,一定要有时间观念约束自己!
2.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做事有极强的计划性,按照项目任务来推进,必须有方案,并把控节点。
3.思考问题善于系统思维,将资源整合在一起。
4.一定要为你未来的职位做准备。提前规划未来。比如每个月要做什么,需要有安排,列出每月重点,珍惜时间。提前规划,不浪费时间。并创造个人品牌价值。
5.要拥有的三大能力:发现问题、解决方法、将方法落地三大能力。
6.做事有始有终,做完后一定要总结沉淀,形成标准。可以反思背后的原因。万事都有规律,做事前先想通再投入。每项工作一定要有20%的创新和80%的传承,20%就是之前不足或需改进地方,80%就是之前项目的优秀做法。
7.做事的四句经典话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凡事都是从量变到质变,故需坚持不懈;
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
8.学习的方法:
(1)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遇到困难,找到自己缺失的部分——展开学习(针对技能学习)
(2)现象——原因——对策——运用——提炼——再运用(知行转化),以日常生活情境为切入点。
(3)学习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学习中进行,提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将脑袋中旧的知识与思维迭代更新,保持好奇心,对新的事物保持敏锐度,快速反应。
(4)要有把一个知识点先分解拆装,然后进行组合的能力;如一个任务或项目其中好的一点,把它分解,然后变为已用。(这点符合拆书帮的“拆为已用”)
(5)学习的宽度(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跟人交流也是学习)、深度(独立思考,研究透一门)、广度(经典书籍+消遣娱乐)
(6)学习的方法:读透一本书,先看一遍,把它重点划出来,然后摘抄在笔记本上,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感悟、总结、变成自己的内容(建构主义),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国学、稻盛和夫)
将好书至少读3遍,好课至少听7遍。
(7)学习的过程:先吸收信息——梳理并分类信息——挑选有价值的信息——转化应用实践——获得成果——反思复盘——形成自己的知识与语言体系——再次应用学习;即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后反思总结理论、精进理论。
9.把一门手艺练透,把一件事情做专业,体现价值。
10.学习一个人失败的地方,总结经验教训,比学习别人成功的方法更重要。
11.零售最重要的是科学运营,运营最重要的是要懂人性。对人的激励研究很重要。
12.与优秀对标、与高人链接,她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她的心理表征是什么?
13.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去应用,想方设法去应用,对事物好奇。(拆书帮学习法)
学习了一定要有转换力
大体规划(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从小事情开始做起。该做的先做。学了一定要转化,让知识生根发芽,先模仿后创新。
14.接到一件任务时,可以思考:我的贡献点在哪里?这个任务我可以学到什么?对我的贡献在哪里?我对任务的贡献、组织的贡献、家庭的贡献、自身的贡献分别是什么?我可以收获什么?
15.尝试寻找行为背后的动机,多问为什么?找到根本原因。
16.自律的理解:人生要像苦行僧一样修行自己;
17.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有好的过程管控,对过程要进行跟踪。好的过程才有可能发生好的结果。一个内在的思想要产生价值必须拥有好的载体来呈现。比如处长储备班就是你自己个人品牌价值的呈现。个人品牌就会形成个人标签。
18.学生的三层含义:生存:学习生存的技能;生活:学会生活的技能;生命:学会生命的意义。
19.儿童时间管理,扩大知识面很重要。男孩子看足球,打游戏,都需要靠爸爸引导。
陈春花的《时间管理》内容可再读。
人生困境:要做不喜欢却应该做的事,想做喜欢做但不能做的事。
摆脱困境:对要做不喜欢却应该做的事不留退路,确定事情完成的节点。尽量把逃避痛苦放大。
20.学习力:先模仿的做,后领会的做,思考的做;
21.习惯的养成就是靠时间持续的积累,标准建立,持续坚持,养成SOP
少而精,聚焦关键信息;得智慧,不要急于求成,弯道超车,坚持长期主义;而非蜻蜓点水,聚焦某几个内容即可。
最后,我的困惑:如何把知转化成行,改变自己的行为?
知道某个知识点——刻意练习(如同作业,非常耗能量,所以这时需要及时反馈,并且任务的练习要逐渐推进)——检核(成绩公布、考试)——反思与高手心理表征的对标过程。——再行动。
我要持续做这件事,知行转化,太重要,只有那些改变行为的信息才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