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个多月断断续续读完了正面侧面曾国藩一书,合上书本之时没有太多的情绪,更多的是对自己际遇一些新的思考。
人总会不自觉地代入到有利于自己的情境。纵观其人生的发展,包括其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挫折,似乎给了自己人性的诠释与解脱,只是这种层面上的豁然,究竟能有几分最终成为现实。有时候还是需要认清现实以及更好的自我定位,找到自己所真正要的东西,踏踏实实地出发,通过执行力的历练逐渐去接近设定的目标。引用作者所言,曾国藩的修身功夫没有灵光一闪,没有立地顿悟,是一天天打磨出来的。这是一个鲜明的心理学样本,代表了一个人与本我作战,自我攻伐,过程多么艰苦。但最终的脱胎换骨、变化气质,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如果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立志自拔于流俗,即使个性偏执,也可以达到王阳明所说的“变换气质”,扩展心胸,纯净气质,不矜不伐。钱穆说,“其气象之宏大,包蕴之宏丰”,“平正通达,宽宏博识,”非时人所及。
这恐怕是整本书对于我最大的暗示,也的确在这段时间内东施效颦学着做,有些逐渐坚持了下来,有些还仍在习惯养成的阶段。知道怎么做的意义并不太大,如果比起真正能够贯彻执行之而言,当然比起完全没有认识到这样的问题,恐怕还有些些进步的价值吧。德国学者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历史性”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对历史的理解与阐释,受理解者、阐释者本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与历史地位的影响。所谓理解就是从被理解的东西译解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在一切理解与阐释中,都含有阐释者本人经验结构。在时间管理上,在自我管理上,个人还需要很多的实践,才能真正把那些看上去所谓的做法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生平的叙述所占部分大概是整本书的三分之一吧,为了更好地了解以个体而铺陈到对于社会历史进程的角度,这一部分的必要性毫无疑问是无需置疑的。作者笔触的描写,总体平实而尽力客观,却也不难看出其对曾国藩其人的褒奖。诚然这位中国历史中最后一位接近圣人的文正形象,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曾国藩故事,的确会有很多人去研究去剖析。当许多细节已经被烂熟之后,重新在一个新的角度去组合起来构成另一种诠释就显得愈发具有挑战性了,从这一点上而言,本书这一部分并无太多突破之处,当然所谓的突破又何其难也。没有关系,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就像刚才所说这样的交代必要,且对于之后的进一步叙述亦颇有价值。
剩下的两个部分,作者称之为侧面,则以曾国藩人生际遇中的许多经历及其处理方式为立足点,尝试还原给读者晚清社会进程,包含经济文化的综合情况。不可谓不用心良苦,其史料的处理和丰富程度,让历史专业毕业的晚辈颇为熟悉和怀念,甚至相当部分的材料也可被进一步转述成为自己未来所引用的内容。论从史出的思维模式一次又一次地温习,宛若书桌前暖色灯光的回味。例如晚清银两的折算环节、帝国行政系统的运作与成本、八旗绿营的腐败等等,逻辑清晰,抽丝破茧,读来让普通读者豁然开朗。这一点也联系到自身的专业和工作上,似乎用时也并不太多,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范例,就如同当年天朝奔溃一书剖析其根源如出一辙。如何能内化成为自己所用,还需要相当的探索。记住不说大话空话,资质平庸也罢,踏踏实实,至嘱至嘱。
至于迷信的一端,个人认为恰为本书最精彩之处,不在于其文辞亦不在于论述,更多是指明时势造英雄的主旨以及对应曾国藩人生价值观的变化过程。这一部分他的形象才真正立体起来,让我们了解到独善其身之后却无法真正意义上兼济天下的更深层次无奈。区别于很多人,包括其弟曾国荃的彻底出世,曾国藩仍然能用其一直以来“打硬仗呆仗”的思维方式与治学理念独辟蹊径,找到了在那个东西文化交会冲撞的时代下,赋予自我的新价值。合上书本之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第一部分他人生际遇中每一个路口每一个选择背后的一些原因吧。看到作者对于思维模式的论及,不禁哑然,中国特有的文化所孕育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不去盲目地评价高低,留给自己更大的空间去兼容并蓄,或许才能真正成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一步的阶梯。
至此,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些了吧。比起之前读过的王阳明传记,我更推荐这一本值得一看。当然对每个人而言,所引发的反思自然各异。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的评论作为结尾或许更能压阵:曾文正者,……在当时诸贤杰中,最称钝拙,其所遭遇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卓绝坚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