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茉莉姥爷,你好!
到今天,我们已分别四十天了!九月三号无锡车站送别的那一幕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你匆忙下车进站,车内姥姥泪水涟涟,心里无着无落;茉莉手拍车窗,连声哭喊“姥爷”!“姥爷”……
也许有人心里犯嘀咕:都啥年代了!微信、视频不好使了?干嘛要写信呢?是啊,现在的咱们要想向对方表达个感情,那容易的很,不论天涯还是咫尺,随时随地都能人与音像同行,谁还用得着写信呢。姥姥是回忆起了那些落在纸上的字字含情,句句有爱的鸿雁传书的芳华岁月。
那是八三年到八五年,姥姥在山东潍坊商校(现在的山东潍坊商学院)上学,姥爷在淄博二十六中教学。那时的通讯方式只有长途电话,有急事就拍个电报。那可都是奢侈品呵,一般人用不起。所以传情达爱的就只有很不快递的邮政信件了,那时候在校园里看见“邮政绿”的心情,那就是看见了“亲爱的”,激动无比!
我和姥爷互相约定,每周通信一次,每封信件的字数不得少于一千字,即二十四开的信纸要满三张,形式不拘,诗歌、散文都可以。那时休息一天半,每个星期天都要抽出半天时间,在宿舍里趴在床上写信。我睡上铺,相对清净一点。写信的那个过程也是美了美了……对着信纸,像和姥爷倾诉一般,热血沸腾。写完以后,按照有寓意的折法叠起来,再轻轻的放进信封,还不接着封口。到邮局后,把手指伸进信封里,再往里瞅一眼,确认以后,才用浆糊封口,贴上邮票,投进邮筒。离开邮局前还要再撇一眼邮筒。一般周一上午发出信件,周四上午对方才能收到。期间几天那是一个充满了幸福甜蜜的祈盼,当然还掺杂了些许折磨,担心有闪失,害怕收不到。周四是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上午收到信,中午下课后赶紧去食堂吃饭,饭毕立即回到宿舍,爬上床即刻打开信封,一边读信,一边心跳,再读一遍,心还在跳,周五、周六还要读上几遍,心也跟着再跳上几次,直到周日再写信……就这样,周日复始,直到毕业!现在想起这些 ,还能感觉到当年的感觉!
信息时代,社会飞速发展,但人的情感方面却有了很多缺憾。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再也体会不到我们那种鸿雁传书的恋爱方式了……
亲爱的茉莉姥爷,平时有事我们已经在每天的视频中都聊了。因这次分别的时间是我们几十年来最长的,这让我想起了那些“鸿雁传书”的美好岁月。今去信只是想再感觉一下!
放心吧,我在珠海岁月静好,一切如你所愿!
姥 姥
二零一九年十月十二日深夜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