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面对来访咨询外强烈的情绪,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各位好,之前跟咨询师发生一次较大的矛盾。 是因为她在咨询中一个歧义的表达引起了我的误会,但又不跟我说明,坚持在咨询内解释,这个等待的过程引起我很强的情绪。
我们在私信上沟通了很多,但都是无效沟通。 她始终没有对关键问题进行答复,并且事后告知我以后类似的问题不会在私信中回复,还找了一堆人和意见来背书,证明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而她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冷暴力(回避问题也是), 不断激化矛盾和我的情绪。我是一个耐受力不那么好的人,她这样做显然是有问题的。不管她找几个人来给自己背书我都不认可,至少我已经受到了影响。
而且,她要维护设置,应该另想办法,而不是用我的牺牲来成全设置。
那么对于一个情绪耐受力不那么好的人,怎样处理才可以平衡设置与人,而不是因为固执地遵守设置,造成来访的二次伤害 ?
【回答】
文 | 丹思心舞
我读到了楼主作为来访者对咨询设置的理解,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咨询师不要死守设置而不顾来访者在咨询室外的情绪,提出如何平衡的探讨,也给我很多启发。这样的问题在咨访关系中应该会比较普遍,我作为咨询师也遇到过。
具体到您遇到的问题,好像是与咨询师之间的沟通造成了误会,想在咨询时间以外跟她进一步沟通,她可能因为不是咨询时间、没有很好地理解您的想法和情绪,想让您在咨询时间面谈,这给您造成了情绪的困扰。估计咨询师在沟通上,或者是耐心不够或者是表达不足,让您产生了困扰,您可以在后续跟她的面谈中直接表达出来给您的困扰、甚至愤怒,专业的咨询师应该是欢迎来访者的情绪反馈的。
我从咨询师的角度再理解一下另外一种可能性:咨询师也在咨询时间以外花了些时间回应过你,但是没有解决问题,可能她觉得还是回到咨询室里来面对面更容易相互理解,而并不完全是因为死守设置。
我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在非专门咨询时间,可能前面正忙着其他的事情,头脑没有完全专注,快速过了一下对方发来的信息,着急回应,又是比较碎片化的一些词句来回,反而产生了更多误会。我第一反应是等到面谈时间再聊、效果更好(我的确是从效果考虑,并非说来访者打扰了我在咨询以外的时间),但很快也考虑来访者可能需要等待会着急,我算了一下,就是后天了,所以,还特地撤回信息,把“我们下周见面聊”改成了“后天见面聊”。您的这个问题让我考虑到,如果当时我不方便,可以跟他说一下,我在做什么、等一会到几点、我们再说一下(不是咨询时间)。
从您的角度来说,假设在微信或者私信上继续聊下去,效果依然不好,您会因为咨询师花了更多的时间陪你感觉好受些,还是专注在一些理解和认知没有解决上依然有情绪呢?说这一段,希望不要认为我是完全从咨询师的角度为她开脱,只是说您可以先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回顾一下这个事情,看看是不是自己更能从对方的立场上去做些理解,自己也就没那么难受?这也是在其他关系中需要去调整自己的地方。您也说到情绪耐受力不好,那么在周围,有的人会迁就你,有的人可能也不会,也需要自己去做些完善,这样的成长应该也是您希望通过咨询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