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 2018.10.22 周一 阳光灿烂
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妈:
还在家忙着吗? 是的,肯定会在忙。择辣椒。我是“明知故问”,我小时候,你总爱接下一句“劈头给你两棍”。哈,挺押韵的。
这是给你写的第二封信吧,明知道你收不到的,其实收到你也不会看的,因为你不识字。
你很少给我打电话,你总是搞不清楚电话怎么打的,可是你依然会把我的电话号码记在墙上,放在手机的第一个位置。电话一响,你就会叫上我的名字。
现在虽然交通方便了,但是回家的次数并不是特别多,好在自从买了汽车之后,回去的次数多了些,但是在家住的时间短了。 记得前几年,每到五一,暑假,十一,春节,工休假,我总是把假期全部放在家里,住满再走。每次我一回去,爸就搬到别屋了。我们晚饭后去村头柏油路上散步,暑假时,晚上打着手电筒摸爬叉,夏天的夜晚,各个村庄灯光闪烁,小树林里异常热闹。散步回来,上床,我们靠着床头,聊起天来。聊家里的,也聊村上的,哪家娶了媳妇,哪家嫁了闺女,哪家老人去世了,哪家添宝宝了……今年收成怎么样?地旱不旱?浇了几次地。身体还好吗?经常去量血压吗?现在吃什么菜?经常上集市上去吗?……想到哪儿聊到哪儿?彻夜聊啊(虽然有些夸张,但总是聊到要闭上眼睛睡觉了)。有了闺女,可以这样促膝聊天。我家只有一儿,所以您总担心我老了没人给我说话,总在劝我再生个妞。我总是以养不起为借口拒绝这样的提议。找其他话题岔开。妈,各人有各人的福,您只要保护好您的身体,每天开开心心地,女儿自会有女儿的福的。
每次我们回去,你和爸都特别开心,张罗着给我们做好吃的,在家住几天,中午的饭没有重样的。包饺子,做菜馍,炖鸡子,摊煎饼,煮花生煮毛豆煮红薯,秋天树上的柿子石榴挑最好的给我们摘着吃;春天蒸槐花蒸榆钱蒸野菜。如果我们回去晚了,就放在冰箱里给我们留着。你对我们越来越客气,总怕照顾不好我们,怎么会呢?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怎么会吃不惯呢?家里有液化气,也有电饭煲电磁炉,你和爸却不用,还要烧地锅,说是省钱。省下的钱给谁花呢?还不是给我们几个花。家里现在除了上学的,剩下的都能挣钱了,你和爸却还是那么省,勤俭持家。你总说爸抽烟花钱,爸总说你每天吃药花钱,这么说两个人每天都在花钱呢,好像是为了向我们证明你们的钱没有省。
记得我小时候,还不流行打工。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现在,村子里几乎没有一家是一年到头生活在一起的。能出去的,都外出打工了。一家人四分五裂,分住在不同的地方。每家都是老的老小的小,咱家也不例外,家里只剩下你们两个人,冷冷清清的。突然就很羡慕小时候那种时光,每到吃饭的时候,东家喊一嗓子,西家喊一嗓子。大家端着碗蹲到大路上一块吃饭,有说有笑挺热闹的。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爸妈,天冷了,早晚温差很大。你们在家一定要注意随时添减衣服,照顾好自己。有事儿没事都可以给我打电话呀。说不定哪天我们就回去看你们了。
你肯定会说,回来干啥,没事没啥的,冬天家里也没好吃的了,回来还净花钱!有那个钱你们还不如在那儿买东西吃呢?
虽然你嘴上说不用回去,但每次我们回去,你高兴得都像过年似的,提前把被子晒好,连邻居都说“你们一回来,你妈可有劲了”。嗯,怕我们花钱。每当这时,脑子里就冒出一个念头来:“老天呀,让我中500万吧。”
每次从家来的时候,都像搬家一样,带大包小包的吃的。你总说,给你蒸点馒头吧,给你蒸点包子吧,回家馏馏就能吃。给你剁点饺子馅吧,回家擀个饺子皮就行。带些面吧,回去就不用买了……每次总嫌我们带回郑州的东西少。
这就是母爱,给予孩子的永远不嫌多,却从未向孩子们索取过什么。
不说了,我得去做饭了妈,中午,你和爸准备吃什么饭?
永远爱你们的二妞
2018.10.22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