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乡镇开过一年零八个月的专卖店,我大概还记得那个时候的纯利润基本在几百到三千,那个时候我还在给家里的店做一些文职工作,另有两千的工资。
刚刚开始的头一两年,也能大多数时候有净利润,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没有赚到钱,拉扯下来基本上没有纯利,但是我干了一些似乎本应该干的工作,并且有劳动价值的体现。
如果以现在的思想,去做那个店,我会不图赚钱,而是以少量的亏损为代价,来做一个有新口碑、新理念的品牌,可能工作还是比较闲散,但是却有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亏损底线。
在这个底线之内,我要争取比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自己要做得舒服,要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把利润点争取在日常经营模式之外,亏,也要亏得有底气,有精彩。
无论生意是盈利还是亏损,我要把人的价值体现出来。亏损并不丢脸,钱少就少用,要把大伙的力量团结起来,发挥出来。不一定要去学习听课,但是集会、讨论、尝试改进是应该有的。
做生意,要有朝夕之争,也要拒绝不义之财,看似舍弃了当下的利益,但是正义和正能量的选择,影响是积极而持久的,相反的选择,力量是从内部瓦解的。
生意做了很久的人,不一定就有经验资本,相反,有些决策明明就欠妥当,却骄傲自大,一意孤行,陷自己于困境,是愚蠢的,而风险实际上是分摊到了集体里的每一个人的。
生意不好,正适合做内部建设和管理改革,如果把机会的浪费一直作为视而不见的习惯,只能说有些结果是老板自己选择的。
最后,就想说四个字:人才难得。虽然解决困难是一时性的,但起死回生的意义是极其关键的。老板决绝优秀人才的话,是自断后路的。
其实,只要规则公平一点、清晰一点,权利透明一点、明确一点,有不断改进和相互维护的意识,一家店的生存是比较容易的。集弊难返,受益者终究难辞其咎。只能接受最后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