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这是王小波在自己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非常经典的一段话。人类生活或被动或自发地被安排,无一幸免;与此同时,人也会去安排别个个体的生活,这种安排不仅仅局限于人类的社会。猪这种生物就未得幸免。这篇随笔讲的就是一头特立独行的猪。“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这是王小波对它最诚恳的评价。
这是一只怎样独特的猪呢?它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样敏捷,到处游逛,不爱在圈里待着。跳得出猪栏,跳得上猪圈的房顶。喜爱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它拥有自己的想法,不像我们印象里的猪——愚笨,每天呆在猪圈里,最后挣扎着任人宰割,死状惊惧。它极具灵性,远不是一只猪“该有的样子”。它被人类定义为“肉猪”,按规定,它是该被劁掉。但它偏不。“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这是一只独立的猪,它没有活成“肉猪”的样子。圈养人给它代入的角色和职能,在它面前不值一提。它还是那副神气的样子。
它被不同的人看成不同的模样,人类社会不同的群体对它的看法和态度也大相径庭。它的独立与潇洒被知青所青睐,知青们很喜欢它;它的“不正经”被老乡们指指点点;领导则因为它带来的麻烦而痛恨它。在人类的世界里,这只猪已经被贴上 “独立潇洒”,“不正经”,“麻烦”这些褒贬不一的标签。它的种种独特行径也毫不意外地遇到各种各样的态度回馈。但它是一只猪,并不知道人们对它评价的意思,仅仅只是通过本能感受到人们对它的态度,并针对不同人群设有不同的边界。这并不会影响到它,它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享受它自己惬意的日常生活。
所以我们为什么对那些所谓的标签如此耿耿于怀?“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这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当领导想要取走它性命的时候,它只身顽抗,为自己的生活抗争。最终成功逃脱。它真的灵性至极,像一个会说话的人一样,有着高度的自我意识。以往亲近的知青再次见到它时,它虽然还记得,但也不再让其靠近。它拥有对人性的感知,从而会设立好边界保护自己,这是它独立潇洒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命运亦如猪圈里的猪一样,我们的人生一样会被设置主题,被安排;我们也一样会像那群猪一样感到不自在和痛苦,甚至麻木。或许我们也有人活成了“疲惫不堪的种猪”,“过度生育,身体走形又脏又臭的母猪”那般心灵颓败的样子。而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没有办法摆脱这些束缚的来源,但它并不接受这样命运,勇敢且独立地跳出牢笼和限制,活出了自己潇洒快意的猪生。或许这只猪,活出了你我内心渴望的样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的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制度的推进与执行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相对的自由是必要的,万物皆有灵性,人性也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不需要总是去过分在意自己在社会中究竟是什么样的角色,更不必迎合这个所谓的“角色”应该演绎出来的样子,最后违背自己的内心,活得麻木且痛苦。我们都可以拥有独特的自我,而不是以“我们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信条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