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生病了,头痛、发烧、咳嗽、流鼻涕外加嗓子痛,好像很久没感冒了。这种周期叠加暴击感觉就像世界从透明玻璃变成了磨砂的,感觉脑子总是木木的。或许是吃药的缘故,比较瞌睡,晚上睡得早、吃的少。
最大的问题是头昏沉沉的,看一些复杂的文章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索性闭目微思,然后再把这些琐碎的情绪记录下来。
身体在停滞,思想在狂飙。
2
最近在研究郑渊洁这个人,以前只是看过他的部分童话,比如《大灰狼罗克》,但我最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能坚持的人。比如《童话大王》这本杂志,他一个人写了33年,销量超过3个亿。也就是说每个月都要自己写一本杂志。
另外他也是一个很有契约精神的人,足够的坚持和原则,这让我很喜欢也很愿意去了解这个人。他出了一个演讲集《童话都不敢这么写》,书里面他提到自己有一个故事思维,即什么事都把道理包在故事的馅里。我想起的却是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故事:
有一个老人,媳妇对她不好,有一个小女儿还未出嫁,照顾在左右,老人去世前,告诉她把自己缝缝补补的破烂羊毛大衣保存好,后来在内侧发现补丁里发现有不少银圆。
故事很简单,我却记了很多年,故事是老人的智慧。
3
看了南怀瑾的一篇文章谈古人怎么教育孩子。即通过“洒扫、应对、进退”六个字完成对生活的教育、人格的教育,这也是中国文化一贯的智慧所在。
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和当今的教育形成很好的对比,也说明我们愿意花时间在哪里更看重什么。南先生原话如下:
有位大老板,台湾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来我那里,要求参与听课。没钱交学费,选择在这里打工。他一来,我就让他去洗厕所,洗完了,我亲自检查,跟他说这个厕所没有洗干净。他说马桶里刷不到,我就用手去掏给他看,他一看就傻了,问我:老师啊,你是这样做的吗?
我说清洁卫生就是这样做,尤其这一班人乱七八糟,烟头都丢在这里,卫生之乱,你用水冲不掉的。还有洗茶杯,我说这个玻璃杯也没有洗乾净。你们洗茶杯,放在水龙头底下这么一冲就好了,茶杯最脏的是嘴唇这里啊!要把这一圈洗干净,洗好还要对着光照一照,看看干净了没有。他现在是上市的大公司的老板,学位也读到外国名校的博士,在我面前他一样给人家倒水,他是接受这样的教育的,这叫“洒扫应对”。
4
对冯唐启发极大的前辈是他在协和读博士时候的导师郎大夫。 有一次他虚心向已经年逾 70 岁的朗大夫请教,如何在从欧美出差回来之后马上调整时差投入工作。
朗大夫将自己的办法告诉冯唐:
“比如从美国飞过来正好下午落地北京,他就会给自己安排两台手术,做完差不多晚上九、十点钟,再喝点酒,躺下就睡了,一天晚上就倒过来。”这个细节让冯唐了然:“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熟悉的事情,看起来辛苦,实际也是一种休息。
就像诗人说的那样: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在在一件事情上做到出类拔萃并以此为谋生之道这是一种透彻的智慧。
5
最近任正非先生的访谈一直在看,印象最深的是5月18日,接受日本媒体的采访纪中的一则陈年往事。
2003年华为考虑用100亿美元的价格将华为卖给美国的摩托罗拉,几乎所有的谈判和文书工作都已经完成,甚至任总还为华为的团队准备了两套其他发展方案:
a如果我们购买拖拉机公司,例如,用我们的技术提高了1000美元拖拉机的质量,我们就可以以2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它们。我们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公司。
b我还考虑过进军旅游业。与中国铁路公司就有一条类似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火车进行了谈判,该火车通常被称为金三角,连接四川,西藏和云南。
由于摩托罗拉的代表更换最后交易中止,任正非和华为的少壮派讲:“那十年以后,我们要面临与美国激烈冲突,要有思想准备”。我很喜欢这个故事,里面既有成功的真实一面也有中国式的古老智慧。
6
挺喜欢一个公众号叫孤独大脑。我对这个号的写作者知之甚少,大概知道他是未来春藤的创始人,前决策资源集团的负责人。推荐它是因为作者很有芒格的味道,经常在上面分享一些深度思考的原创文章。
今天他在公众号留言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继续写作下去。我觉得喻先生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通过Why的探讨,我们可以节约99%的精力。
要多问为什么,要看透事情的真相和本质,这是天下最难之事。
例如:当换了无数发型都无效的时候,要考虑下是不是脸的事情?
7
看透事情的真相和本质需要智慧,很多人只有聪明没有智慧。
如何把聪明提炼成智慧呢?方法是有的:
方法1:接近有智慧的人;
方法2:读有智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