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子张问明。 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矣。
明:会意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明”字由“日”“夕(月)”组成,表示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之意。
后期甲骨文中的“明”字将“日”改写为类似“囧”的窗格子形状,在“明”字的演变到隶书过程中,这个形状始终保持着,因而自此至楷书以前“明”字都表示月亮照窗。如《说文》:朙,照也。
在字义上,“明”字的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由此引申指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如《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又如《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明也指明白、清楚,如《战国策·赵策》:明谓左右。
明也指圣明,如汉· 贾谊《过秦论》:明智而忠信。
明也指明显,明确。如《荀子·成相》:君法明,伦有常。
明也指强盛, 旺盛。昌明、明盛。
明也指懂得、了解,如清· 黄宗羲《原君》:愚者亦明之。又如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文者以明道”。
明也通盟,结盟之意,如《诗·小雅·黄鸟》:此邦之人,不可与明。
明也指眼睛、视力,如《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也指明达,即对事物了解通透。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左传》说:“知贤之谓明。”《春秋》:“明者知贤不肖,分明黑白也。”
不论是对事还是对人,看得清楚、想的明白,能保持初心,大概可以算“明”了。
谮:音zen,谗也,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谗。
谮的本义: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如《诗·小雅·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又如《明史》:牛金星因谮其(李岩)欲反。
浸润之谮,意即像水浸润物体一样,不知不觉地、暗中诽谤,污蔑。比如官场上长期进行的排挤,同事之间的明争暗斗等。
愬:读shuo时,指恐惧,如《公羊传.宣公六年》:”愬而再拜。“读su时,是诉的通假字,前面提过:如其事曰诉。诉虽然不是诽谤、诬陷,但说话不合时宜,说的虽然是事实,但目的是挑拨、离间。如《诗经·柏舟》:薄言往愬。
愬也指“向”, 如潘岳《西征赋》:”愬黄巷以济潼。“愬也指告诉、申诉。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与王。”
肤受之愬意即肤浅、浮夸、不怀好意的挑拨、离间,可以简称为“肤诉”。比如家庭中,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婆媳之间的相互挑拨,夫妻之间的枕边风等。
不行:本文有两个“不行”,意思不一样,第一个表示“于我不行”。意为“对我行不通。”第二个“不行”指“我不行。”意为“我不去做”。
全文理解为:
子张问怎样才能事事明达。孔子说:“各种明里暗里的诽谤、诬陷,各种不痛不痒的挑拨、离间,对我们来说都行不通,就算明达了。另外,各种明里暗里的诽谤、诬陷,各种不痛不痒的挑拨、离间,我们都不去做,我们就能走得更远。”
读到本文,不禁让人疑惑,《论语》一向都是言简意赅、惜字如金的,为何在这里有重复的句子呢?还有,子张只问一个问题,为何孔子要额外赠送一个答案呢?
其实,本文重复的句子是有强调、递进关系的。其中的两个“不行”不是同一个意思。另外,远是明的提升。《尚书》有云:“视远维明,听德维聪”,意为:“只有明达,才能看得长远,只有接受德敎,才能聪慧。”
那么,孔子为何要这样做呢?这就是孔子特殊的教育方式,趁子张问他问题的时候,顺便提醒、忠告他:不要做“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就会走得更远。
那么,难道子张曾做过诽谤、挑拨之类的事?孔子才给他对症下药?应该有这个迹象。
《论语》中有记载:孔子去世后,孔门解散,弟子们各奔东西,有的从政,有的从事教学。儒家分了八个流派,每个流派的学术思想都有所不同。
有一次子夏的学生去找子张,问关于交友方面的问题,子张先问子夏是怎么敎的,那个学生说子夏教他“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意思就是该交的交,不该交的就拒绝他。子张听后直接说你老师敎得不对,应该“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子张跟子夏的学生说子夏教得不对,这似乎不够“中庸”。很容易伤害子夏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那么,关于交友方面的能力,谁比较强一些呢?其实他们“半斤八两”,他们都不被孔子认可,《论语》中,孔子曾评价子夏:“商也不及”。意即子夏不擅长交友,在交友方面的成绩是“不及格”。
孔子同时也评价子张说:“师也过”。意思就是子张乱交友,有点过了。孔子又补充一句:“过犹不及”。意思很明显,孔子认为子张在交友方面也是不值得称颂的。
既然子张子夏两人半斤八两,子张却在子夏的学生面前大言不惭地说子夏敎错了,这是不厚道的。
孔子批评学生是非常严厉的,他曾提醒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甚至骂子路“贼夫人之子”、“不得其死然”。孔子还骂他的朋友“老而不死是为贼。”
也许孔子意识到了子张有挑拨同学关系的毛病,所以在这里给他敲敲警钟。
总之,做人要做一个明白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立场,不能因为别人的诽谤、挑拨而摇摆不定,乱了分寸。
同样,我们也不该去做诽谤、挑拨别人的事情。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把本文阐发成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并用这句话来教育他的儿子。
诸葛亮和《戒子书》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智慧的化身、道德模范,他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一生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叫黄月英,而且黄月英一直都怀不上孩子,诸葛亮对黄月英不离不弃,后来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将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当养子。
直到诸葛亮47岁时,黄月英终于怀上了一个孩子,出生后取名为诸葛瞻。一些资料中还记载了诸葛亮还有第三个儿子诸葛怀,那是虚构出来的。
历史上诸葛亮是老来得子,对诸葛瞻非常宠爱,他曾在给他兄长的信中提到过:“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盼。
不久,诸葛亮病逝,临终前写了一封信留给诸葛瞻,叫《戒子书》,该信也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话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诸葛亮病死,诸葛瞻袭爵武乡侯。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延熙六年(243年),诸葛瞻十七岁,娶蜀汉的公主为妻,授为骑都尉。
诸葛瞻在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中,战死,年仅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