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这个名字,是汉代才有的,意思是“上古帝王之书”。在汉朝以前,这本书就叫“书”。
“书”这个字,就其本意来讲,就是文件、文献、书契的意思。那些历史上留存下来的重要文献,总要叫人阅读和学习,所以可能会有一些选编的文集。至于怎么编,那就没有个固定标准了,早期的《书》不一定有统一的本子。
《尚书》的定型,是孔子的功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他首先是一个世界级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还是个大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教师业的鼻祖,所以现在有些人要求用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
大家知道,孔子为了实现他的理念,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碰壁。晚年回家,专心教育。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语录、思想都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我们之后还会讲到。
孔子是我国最早的教师。既然是最早的教师,那他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所以他自己动手整理古代典籍文献做教科书。这也是他的强项。
实际上,中国的上古文化,都在他手里过了一遍。他是当时最博学的人,是他规定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他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书》就是《尚书》,据说他整理的《尚书》有100篇,作为教授学生的政治学教科书。
还有一些类似文献,他放弃不用的,被人编辑成了《周书》,也叫《逸周书》,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
孔子编订的《尚书》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是看不到了。可以肯定,不会是今天《尚书》的样子。
在战国时代,《尚书》流传就比较广了。百家争鸣,诸子相继引用《尚书》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讨论《尚书》的问题,如:
《论语·宪问》:“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
《荀子·君道》:“《书》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择’。”
《墨子·贵义》:“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
据统计,《论语》有3处谈到《书》;《孟子》引用书的17处;《墨子》引用《尚书》的内容有22篇,《左传》引用《尚书》的内容有50多次,涉及《尚书》的18篇内容。
孔子亲制《尧典》一篇
《尧典》是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的第一篇。汉、唐的注疏者通常认为,这是尧的时代史官记录下来的。
宋代以后的学者则认为,这是尧以后的人撰写的,一开头的“曰(粤)若稽古”,意思就是“考察古代的事情”。就像今天我们开口说“从前如何如何”,那就是在讲历史说故事了。——而那些主张本篇是尧时代撰写的人,则很绕弯子地把“曰若稽古”解释为“顺考古道而行之”。可惜他们的努力有点白费了。
那么这一篇是什么时候写的?作者是谁呢?这个也是众说纷纭。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这“大概是周朝史官掇拾传闻,组成有系统的记录”;台湾学者屈万里先生考证,说本篇著成之時代,當在孔子之後,孟子中晚年以前,春秋战国之间;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认为,这是战国时代的东西,是子思之徒写的;顾颉刚先生认为,《尧典》是秦汉时代的作品。
刘起釪先生的观点最有意思,他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孔子本人,是孔子亲自整理的作品。
孔子对尧比较熟,也最为崇敬尧。他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如果我们确定《尧典》不是尧舜禹时代的作品,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编撰的。那么,在当时,谁会有这个功夫呢?——那就只有孔子才能当得起这个重任了。
所以,把作者确定为孔子,也不是不可以。孔子亲自整理了尧的一些材料,写成了这一篇,用来教学。当然,后来也经过孔子弟子们不断地加工、整理。
这是一个猜测,是比较大胆的一个猜测。其实,猜测孔子亲自写的这一篇,不仅是现代学者这么想,王充就曾经这样揣测过。
当然,我本人比较喜欢、愿意相信这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