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习练咏春拳多年,咏春拳入门的第一首拳套就是“小念头”,被称为咏春之母。当初学者启蒙之日,为师者会告诫,“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因此,念头看似很小,但是如果练不好,端不正,那么你就无法登堂入室。
公文写作也是如此。我们从事公文写作,起步就要端正好自己“小小的念头”。念头看似是些简单的想法,但却是根基,只有念头通达了,看似普普通通的公文写作也能体现出你的格局力量。
“小念头”不在于多,而在于“正”,要体现正道,这就是公文写作之“道”。
一、公文写作顶天立地,官样文章一身正气。
公文写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官样文章。官样文章也是一种例行公事,但是源远流长,由来已久。
古人进京赶考、博取功名,试卷上的八股文就是这样的文章。一旦入仕做官以后,就更要讲究一种“官体”文章,从政策律令、文书往来、判词断语,到同僚互通、朋友交往的信函书简等,均是官味十足,官腔起伏。
当然,现代公文写作与古人的这种官场文章有着根本的天壤之别,但是如果我们从体例、用语、气场等一些要素上分辨,不能不说,它们还是一脉相承,有着深厚的渊源。
现代公文写作有两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法定公文,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第二个类别就是非法定公文,也就是我们在职场上大量使用的文字材料,包括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经验介绍、理论文章等等。
作为官样文章,我们在公文写作中,只要把握好三点就不会让文章走形变样,体现出公文的价值取向。
第一,遵命而作。这里的“遵命”有两层“指令”必须遵从:
一是遵从组织或者领导的意图。这是因为公文的写作者只是代为撰文者,并不是公文的真正作者。公文的真正作者是法定的,代表的是组织或者领导。
因此,无论谁来执笔公文,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写作或者发挥,必领按照发文机关的意图,准确反映组织、领导或者集体的意志去撰写。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某个公文尽管出自一个文秘之手,但是法定的作者只能署上某个单位或者组织的名称。
二是遵从明文规定的行文标准。公文写作可以说是“戴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就是各种行文规范标准。这点集中体现在公文体式的规范和公文用语的规范上。
公文体式的规范体现了职场上的一种权利关系,它是公文在长期的职场人事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包括公文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办理方法等等。比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每个文种的性质和使用范围都作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不可错用和滥用。
公文用语的规范就是公文写作中那些必须熟知的相对固定的不同用语,比如称谓用语“贵、你、我”、经办用语“拟定、呈请、报请”等等。这些用语常用不变,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公文写作者必须熟练掌握运用。
以上分析的是公文写作作为官样文章,必须体现出的第一点价值取向“遵命而作”,下一篇再分析另外两个价值取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