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工具帮你搞定问题拆解

在忙碌的职场中,你是否会有以下问题:

面对新的任务总是找不到工作思路;

天天忙得昏天黑地,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够用;

面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经常没有头绪;

看到身边比你更优秀的人,想要见贤思齐,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

以上就是困扰我们职场升职加薪的各种复杂问题,归根到底,我们需要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就像庖丁解牛一样,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拆解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麦肯锡七步成事》

“七步成事法”的解决问题方法,如其名所述,可分为七个步骤,分别是定义问题、拆解问题、优先级排序、制订计划、展开分析、总结提炼和汇报建议,本书通过详细的理论阐述,辅以丰富的案例和大量具有实操价值的练习,分别对这七个步骤进行拆解和详述。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拆解问题,它的核心价值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远比分配任务重要的多。

尤其是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时我们连解题思路都没有,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工作计划如何制订?大家各自的任务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根据?期望形成什么样的产出?彼此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存在先后顺序吗?

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计划根本无从谈起。

那我们如何拆解问题呢?

《麦肯锡七步成事》给到我们以下三个方法:

一、议题树

议题树

建议树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出问题的解决思路。

它的最左边是待解决的问题,右边是根据解题思路拆分出来的若干议题,越往右越细致,越往右越具体。

通常议题树至少要拆分到第二层,如果还不够具体,可以继续往下拆分。

我们需要掌握从左到右、从思路或者逻辑到举例的思考过程,引导我们解决问题。

来看一个具体问题:如何高效抓捕一名“逃亡”的普通人?

“逃犯”抓捕议题树

二、MECE原则

MECE原则是四个英文单词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的缩写。

直译过来就是(议题树的各个子议题应该)“互相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所谓的“不重不漏”。

MECE原则要求议题树整体上是完整的,没有重大的缺项漏项,而且每一个“子议题”之间切割得干干净净,彼此没有相互影响,不存在相互包含或者被包含的关系。

就像在《潜行追踪》的“逃犯”抓捕议题树中,虽然“锁定位置”后面拆解了两层,而“实施抓捕”后面只拆解了一层,但是议题树最右面最末端的子议题全部是具体动作,而不是行动目的,所以都在一个层次上,是符合 MECE原则的。

要注意的是,MECE原则实际上更适用于议题树左面的几层。

如果议题树有三层,我们重点关心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拆解是否MECE;

如果议题树有两层,我们则重点关心第一层的拆解是否MECE。

三、假设树

假设树是议题树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所有子议题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假设展开。

区别于一般议题树从左到右、逐层展开的结构,假设树往往是一个串联式的结构,也是一种典型的流程问题。

最左边是待证明或者证伪的假设,而右边则是假设成立的一系列前提,从最基础、最重要的前提开始,一直到最细致、最具体的前提结束。

每个前提下面则像一般的议题树一样展开若干个子议题,用于支撑前提,所以每一个前提和下面的子议题都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假设树

来看一个具体案例:抓捕两兄弟的假设树。

假设树案例

能否提出高质量的假设是假设树成败的关键,因为一旦提出的假设被证伪,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头来过。

如果确实能形成高质量的假设,那么假设树更加聚焦的问题解决思路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

那什么时候用“议题树”,什么时候用“假设树”呢?

如果面对的是陌生的新问题,一般议题树会更合适;如果面对的是相对熟悉的问题,那么假设树就会体现出优势。

以上就是拆解问题的三个工具:议题树、MECE原则和假设树。

在《庄子·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很好的阐明了问题拆解的核心要义: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拆解问题就像剥洋葱一样,逐层递进,最终找到问题的根因。

古有"庖丁解牛",今有《麦肯锡七步成事》!

让我们一起学会问题拆解,提升职场核心竞争力,一起向升职加薪迈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