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出处
今天学的这篇《阴饴甥对秦伯》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选自《古文观止》。
二.引人深思
最感慨的是阴饴甥的胆识勇敢。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的胆识呢?
我认为有:
1.聪明智慧:不是小聪明,也没有耍聪明,而是在自己出发前做足了准备。明着的有:拉拢重臣、立太子为储君。心里也肯定做足了言辞应对的准备。
2.责任担当:受命于国家危难时刻,勇敢前往会见秦伯,这是一种“志士仁人”的魄力!
论语中: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杀身成仁”由此而来!
孟子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具有,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舍生取义”的由来。
3.爱国情怀:食国之俸禄,救国与危难。身为晋国大夫,他有自己的思想立场,晋惠公有诸多不是,那也是晋国的国君,他作为晋国的大夫,极力从本国利益出发,不卑不亢,用强硬的底气,委婉的说辞,既维护了国之尊严,又完成了使命。
三:学为己用:
1.遇事时的不慌。
天大的事也有解决的办法,唯有做好做足准备,才会有力应对!
2.面对比自己强大又有优势的人,能够支撑起我的,唯有强大的内心!
一,实力悬殊时,把握好不卑不亢的度
实力悬殊的两个人,处于弱势的一方如何强势一方沟通?过分卑微反而不被善待,过于强硬又会把事情搞砸;既不能太卑微,畏首畏尾,以免被人看不起或轻视,也不能过于显锋芒毕露,让对方觉得自己轻浮傲慢。沟通的艺术在于不卑不亢,对于“度”的把控。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说话更加“得体”,既不卑也不亢,既不能委屈自尊,又能把事情办成或者达到沟通的目的。
二,语言是内心力量的统帅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看出他的学识与思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关键时刻,还可以像阴饴甥那样扭转局势。
三,有胆有谋的外交家与不靠谱的君王
从文章开篇看,阴饴甥只是晋国的一位官员,居然和秦伯在王城会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是为了去解救他那不咋靠谱的君王晋侯的。
一个神奇而又悬疑的开头,居然牵出来晋侯与秦国的往日恩怨。也正是由于晋侯在秦国遭遇困难时非但见死不救,还恩将仇报,对救命恩人(秦国)趁火打劫,趁机灭了秦国,而招致祸患,被秦国捕获。
阴饴甥就是在形势如此不利的背景下出场的。从阴饴甥的有胆有谋、不卑不亢的外交辞令中,我们身临其境般的领略了一个伟大的外交官的智慧与胆识。
四,知己知彼,备足筹码
阴饴甥跟秦伯谈判之前,做足了准备,备足了筹码:1,让晋国上下先团结一致,重塑晋侯形象等;2,不管秦国是否放晋惠公,我晋国都不怕。
五,“君子”与“小人”的二分法使用
阴饴甥巧妙借用“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观点,趁机表达“我们国家的主流还是希望来报答你们,还是希望团结的”,但是这句话背后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不肯放人,那么我们国家的“小人”可就不答应了,他们已经团结一致随时做好解救国君的准备了。
六,“不卑”与“不亢”的二分法使用
秦伯问阴饴甥:“你觉得我会怎么对待你们的国君?” 其实他也是在试探阴饴甥的想法,我如果把他放回去,你们会感激我吗?我如果不放他回去,你们会恨我吗?
阴饴甥就说,那帮没见识的(小人)现在非常担心,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对秦国干了这么过分的事,这次晋侯死定了;而那些有见识的(君子)认为,晋侯是一定会被放回来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哪儿错了。
一旦“卑微”了,自己的底气就没有了,一旦“亢奋”了,把秦伯的面子置于何种境地呢?硬扛与对抗,卑躬与屈膝同样不会有好结果。
阴饴甥既不明说,也给了暗示,既表达了态度又抬高了秦伯的面子。
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
不卑不亢,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一想“人家为什么要帮我?”“我希望人家帮我,能够给对方带来啥好处?”阴饴甥的做法是,借用“君子”做法:报答秦国,以后唯秦国马首是瞻,为秦国效犬马之劳也。
八,自助者,天助也
不卑不亢的底层逻辑是牢牢掌握主动权的同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实现共赢的局面,当然了,也要做好退路:秦伯答应放人固然好,如果不答应,也要有所准备(心理和备选方案),因为人家也没有义务和必要非得放人或者帮助你。不要单一地寄希望于别人的大发慈悲或者施舍。
读后感:
阴饴甥将国人分为“君子”、“小人”两部分,一正一反,既承认晋侯过错,向秦伏罪;又表明晋国的士气不可轻侮,态度软硬兼施,不卑不亢,极有分寸。
最终以自己的庄重自持、才智纵横,既赢得了秦穆公的尊重与款待,又不辱使命,达到了营救自己国君的目的。
今天,对学习国学的方法和态度,有了更新鲜的认识。
早上一睁眼,就看到了早读的素材,顿时“百感交集”。这是早上六点前发出来的。超长一篇,还是之前没听说过的。斗争五分钟,还是做吧!第一天就有畏难情绪,也不能让别人看见啊!是吧?
硬着头皮读课文,磕磕绊绊,试了好几遍,才算勉强过得去。同时,心里冒出好几个疑问,这篇文章的故事,有几个点挺奇怪,为什么它被选做第一篇呢?
哈哈,到中午,听到了亿南老师的讲解,那叫一个开心,之前所有的疑问都解开了。这篇文章,这个故事,仿佛就在眼前了,一切都变得鲜活。
我和这篇文章有共鸣了,我懂它了。
这感觉真好!
同感同感,早读时,如此的不适应,好多年不读文言文了。
一大早就来个下马威,还要读,还要理解了,再接龙,真是不容易啊。
知道老师解读后,反复揣摩领悟,才领悟。
治学三重境界:
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共勉!
论语,道德经,和今天的这篇古文观止比较起来,我觉得道德经最容易读懂~~字面意义上的哈!
然后去查了一下成书时间,左传早于论语,早于道德经。哈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越往后的文言文读起来越容易呢?
又查了一下汉字演变史,左传是春秋中的一部分,所以属于微言文,而后面才发展成文言文。怪不得觉得读起来难!
,我的关注点是不是有点奇怪?
分享:在君子之路结营之后,菡芸班班提议大家每天写君子日记,复盘反思当天的见闻思行悟,践行君子之路从此有了抓手。到今天已经持续了62天。每天都在刻意练习思考反思,因为有一小段时间暂停下来思考,在做出判断之前,有了一段时空间隙,也不再容易生气了。看待处理问题能够更趋向理智,或者更能够在理智的状态下处理问题。
因为练习思考,所以带出了更多的疑问和搜索关键词,也习惯去搜索。其实搜索这也是一种拓展认知的重要学习方法。
在这里再次感谢菡芸班班,感恩君子之路。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 云淡风轻 是的,每天的小小复盘和反思,等于和另外一个自己对话,不用有压力,不用担心被鄙视,与快乐与痛苦同在共舞。班级里的书友们都积极利他乐观向上,心情不好时,进到群里一分享,顿时茅塞顿开。心情好的时候去分享,快乐会翻倍。
班班讲到反思复盘,是螺旋式上升的最好方式,我学古文观止也有这感觉。
就是读一遍,二遍都觉得不够,要反复读,多读多收获。然后再输出观点,感觉这样知识更巩固了
一本好书可以带出更多的好书,一个好问题可以带出更多的好问题,一个训练营可以连带更多的训练营,一个优秀的人可以影响更多人变得优秀……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我们去探索。努力让自己成为环境,成为头举火把的人,成为一束光,光而不耀,照亮更多人。
社群共学,好处多多。我们都是受益者,我们都是传播者。加油加油![爱心][爱心][爱心]
我爱冉然:
大约是惯性使然,我每天做早餐都是听当天学习课程时段,我一直信奉女人都是八爪鱼,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但这导致的结果是自己很难专注在一件事,好处大概就是效率比较高吧。
训练营的学习,于我从来不只是范式的标准答案,偶尔会执着于某一两个灵感,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再自行去寻找其他观点,有时是验证,有时是拓宽自己的思路,激发新的联想。所以早在导读老师之前,我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甚至有和老师并不相同的理解方式。
晚上看群里小伙伴的互动收获满满,昨天开营时我就说过,预感这一次的训练营会点燃我~~哈哈!每个已经收获满满!每个人因着各自的职业,认知,经历,关注和擅长侧重点不同而发表各自的高见,让印在书本上的扁平故事变得立体,生动,一下子就拓展了思维边界,那种敬仰敬佩的欣喜若狂让人沉浸在心流中。这应该是可以学到讲义以外最多的训练营吧!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一是用一种所谓的过去美好的东西来激励我们奔向未来。因为怀念过去,所以才能反思自己,借鉴警醒,融会贯通,这就是学和习的过程吧。
我的理解是阴饴甥并没有在出使秦国前对晋国境内备足筹码让晋国上下一致~~这些并不是他身为一个大夫所能左右的,那么,在并没有确切境内足够经济,政治,军事的支持的底气下,阴饴甥依然能做到有胆有识,不卑不亢,反转再反转,才更令这个故事动人心魄,真正担得起古今第一外交辞令!
高明的谈话者看似没有立场实则深谙人性;看似漫不经心说着别人(小人,君子)的话,实际将可能的选择权早已圈定,不动声色间将对方的决定权固定到他预设的方向。那一刻,内心的气定神闲,绝对是以俯视的姿势全面碾压。
而在对方视角看来,仿佛一切是自主参与自愿决策的英明神武,成就感和优越感爆棚。那一刻的内啡肽与从而沉浸在欲望需求或者说心理满足的巨大快感中。最高的交谈者不做评判,却时刻掌控主动,这一切建构于对智慧,思维,胆识,人性洞察,果敢坚定,全局观等优秀品质上的。掌控全局,掌控人性,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刻意练习。
想起看过一句话:所谓有趣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识层面,都远高于你,并愿意俯下身去听你说那毫无营养的废话和你交流,提出一些你没有听过的观点,颠覆了你短浅的想像力及三观。
原文:
十月,晋阴饴(yí)甥(shēng)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dào)丧其亲,不惮(dàn)征缮(shàn)以立圉(yu)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qī),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èr)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kuì)七牢焉。
译文:
鲁僖(xi)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阴饴甥会见秦伯,两国在王城结盟。”
秦穆公问他:“你们晋国内部意见和协吗?”阴饴甥说“不和。小人以失去国君为耻,又因丧失亲人而悲伤,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并且拥立太子姬圉继任国君。他们说:‘宁肯奉事戎狄,也得报这个仇。’君子则爱护自己的国君,但也知道他的罪过。他们也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却是为了等待秦国的命令。他们说:‘宁可牺牲,一定得报答秦国的恩德。’这样,意见就不一致。”秦穆公又问:“你们对国君的命运有什么看法?”阴饴甥说:“小人发愁,认为国君不免灾祸;君子宽心,以为国君必定回来。小人说:‘我对秦国太无情了,秦国岂肯还我国君?’君子说:‘我已认罪了,秦国必定还我国君。’他背叛了,就抓起来;他认罪了,就放回来。恩德再没有比这更厚的了,刑罚也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内心臣服的自然感恩怀德,那怀有二心的也会畏惧刑罚。这一仗如此了结,秦国真可成就霸业了。不然的话,当初帮他回国登位,又不让他安于其位;后来废了他的君位,又不让他复位,以致原来施的恩德,反变成仇恨,秦国总不会出此下策吧!秦穆公说:“你讲的正合我心啊!”
马上就让晋侯改住宾馆,赠送七牢,以诸侯之礼相待。
讲稿
哈,同学们早上好。各位热爱国学的书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经典共读训练营,我是易楠,从今天开始,大家就正式进入了年读经典第一个主题的学习过程中了。那很荣幸,我作为第一个伴读人与大家在此邂逅,那么第一个阶段?我们将一起学习的是最受咱们训练营书友们喜爱的古文观止这门课。这是一本千古流传的名篇集,更是古人科举必读的教科书,我更愿意称之为一本古代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那么为什么会挑这门课?
还记得我们这个阶段的主题吗?立言,什么叫立言?生活当中,我们都离不开沟通,会说话不仅能够让你更受欢迎,有的时候还能够在关键的时刻起到扭转局势的作用,这就是沟通的智慧。好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表现上的出色,更深层的是一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你说的话,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帮你树立着你的形象,透露着你的学识,展现你的思维。而古文观止里面正好收录了很多这样的名篇,他们无处不为我们展现着古人高超的一个沟通技术。要知道,一件事,一句话能够流传到今天,被人津津乐道,它一定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所以我们才需要读史明志。
因此,我们想通过立言这个主题,带大家一起去回头看一看那些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高级沟通之道,看看那些出色的沟通能力是怎么改变历史流传下来的。接下来,我们也将用四天的时间,一同陪大家一起学习古文,观止里那些直到我们生活的精选名篇,一起探索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大家准备好了吗?
好的那么今天我们首先要学到的,是这篇叫做《阴饴甥对秦伯》的文章,这篇文章呢,号称“千古第一外交辞令”,就是你想看最牛的外交话术,你看它就对了。这篇文章很好地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叫做“如何说话才能赢得尊重”,这里我想提一个成语叫做“不卑不亢”,意思就是“不卑微也不骄傲”。
其实如果是和相处融洽的朋友一起对话,我相信我们都很容易做到平等,因此能够“不卑不亢”,但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特殊的情况,让我们的交流变得有些不平等。
比如当作为职场新人的我们去向职场老前辈请教工作,你的语气态度就很重要,如果你太卑微,畏首畏尾,那么人家会认为“这个新人真不咋样”,很容易影响第一印象,你要是特别锋芒毕露,那人家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再比如“向人借钱”这类情况,特别是向比自己有钱的亲戚求助,你想想,这里面的自尊取舍,其实都很考验一个人对于“度”的把控。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说话更加“得体”,也就是不卑不亢,不能委屈自尊,但也别因此把事情搞砸。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阴饴甥对秦伯》的原文,大家拿起手中的资料跟我一起了解一遍这个故事:
解读:
(背景)故事的开头,“十月,阴饴甥他与“秦伯”也就是秦穆公会面。这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的事,因为阴饴甥他只是晋国的一位官员,你想一个官员居然和他国的君主在王城会盟。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晋惠公这个不靠谱的君王,阴饴甥之所以去见秦国国君,正是来解救被俘虏为人质的自家的国君——晋惠公的。晋惠公有多不靠谱才被抓去当了人质,还等着自己国家的大夫来救呢?那你就得先了解一下秦国和晋国之间相爱相杀的一百多年,秦国人为什么这么讨厌晋国呢:
先说第一件事:话说当年晋惠公还未成为国君时,曾为因为权力斗争被迫流亡外国,后来靠的是秦国的保护才杀了回去,登基为国君,但是我帮你你得感谢我呀,因此当时晋惠公许诺要给秦国“河西的五座城池”作为酬谢,结果人家一回国就食言了,包括自己手下以及国内的那些功臣,他说,“我回去之后,有我的就有你们的,你们放心保我。”结果等他真的登基之后,不给了;
还有一件事,有一年晋国当时发了旱灾,没有了粮食,人家秦穆公就专门派了一支部队,去给晋国人送粮食。结果第二年,轮秦国闹大旱,秦国人说“没粮食了,晋国人不给我们不要紧,我们可以买。”你看人家还很识大体,但是晋惠公说:“不卖。”,不卖就算了,这时晋惠公想了想觉得,秦国人现在好像比较弱小,有点问题,我们要不趁着他们弱,要了他们的命,于是开始在国内征兵,准备对秦国动兵。
所以你看秦国人得恨晋惠公恨成什么样子,所以秦穆公就率先发兵了,他觉得你这个晋惠公实在是太无道了,然后他主动地发兵攻打晋国,而且连战连胜。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中,晋惠公就被秦国人给活捉了。所以讲到这,大家明白,这篇文章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晋国人跟秦国人打仗,他的国君晋惠公被秦穆公活捉,这就是为什么阴饴甥要跑去对秦伯说,“晋国的国君哪去了?”正被关在秦国人那里。那这个时候大家也明白,阴饴甥处境是非常不利的:
第一,你做了对不起秦国人的事,你的国家本来就理亏,
第二,是你有把柄抓在人家手上,就是你们国家的国君,你一句话不小心,国君的脑袋可能就掉了。
所以这个时候阴饴甥去跟秦伯讲话,怎么讲?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前面跟大家提到的例子,在这种特殊的场合里,本来就是你理亏了,现在你需要对方帮你的忙,释放君王,要做到“不卑不亢”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却又是必须去做的,为什么?如果你卑微乞怜,让人家同情你才帮你,那么即使你把国君接回去了,日后这个国家还抬得起头吗?如果你太强硬,太要强 ,让人家不爽了,他就是不肯放人质,你又能怎么办呢?
回到课文:
秦穆公上来就问说:“你们晋国大家和睦吗?”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这个阴饴甥在过来见面之前,先给自己做足了底气,他先是让他手下的一个大臣把国家里有名望的人都召集过来,然后让他给这些人宣布“我们国君,在大牢里面还想着大家。第一,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家,让大家蒙受了损失,蒙受了屈辱,这次他准备,把我们晋国王室的一些土地,分给你们,甚至把你们之前的公田里边,要收税的这些,都不用收了,钱都是你们的了。”大家都非常开心,非常感动。第二就是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再当这个国君了,哪怕秦国人放回来,他也觉得自己很丢脸,所以他希望我们能够,立刻把太子立为国君。”讲完这段话之后,阴饴甥这个时候就跳出来演双簧了,他就说,“哎呦,我们这个国君太了不起了,自己的命都可能保不住,还想着我们每一个大臣,还想着我们国家的未来,还有什么国君,比这样的国君更值得我们追随?”这一招出来,整个的晋国突然间又变成了铁板一块,大家开始征兵,修缮武器,立新君,部队开始空前强大起来。
阴饴甥为什么要搞这么一出,你想,如果我就空手去会谈,人家不答应,不肯释放,他又有什么办法?现在战败国家一盘散沙,只有先凝聚起来,后面如果谈判破裂,我们还能打回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修复晋惠公回国后的形象。所以阴饴甥在去谈判之前,先做好自己的准备,先让自己有底气。就不管你放还是不放,我都不怕。
因此秦穆公这个时候问“你们晋国大家和睦吗?”,其实也是在探个虚实。那这时候阴饴甥如果回答说,“我们特别团结,你怕不怕?”这就不行了对不对?或者说,“不不,我们一点都不团结,我们一盘散沙。”就显得你非常虚伪,非常假。
于是他这样说,他说“不和”,那是怎么个不和呢,他这里用了一个“二分法”。先是说“我们晋国里边现在有一帮没见识的,大家觉得你们抓了我们的国君,这是给我们国家造成了耻辱,你们杀掉了我们的士兵,这是给我们的亲人造成了伤痛。所以他们准备要征兵,要立新的太子,立新的君王来对付你们秦国,我们一定要报这个仇。但是还有一群有见识的人,我们叫他“君子”。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君是有罪,有错的,所以他们也开始征兵,征兵干什么,为了报答秦国,以后唯秦国马首是瞻,为秦国效犬马之劳也。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主流还是希望来报答你们,还是希望能够团结,但是这句话背后有个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你对我们不好,那不好意思,小人那派可就出来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话。先君子,然后你不行我就当小人。
接着秦伯又问:“你们觉得我们会怎么对待你们的国君呢?” 其实他也是在试探阴饴甥的想法,我如果把他放回去,你们会感激我吗?我如果不放他回去,你们会恨我吗?
那阴饴甥就说,还是那帮没见识的,他们现在非常担心,他们觉得这个国君死定了,而那些有见识的,他们认为,我们的国君是一定会被放回来的。
为什么呢?没见识的这派就想,“我对秦国人那简直做得太过分了,我们对人家干了这么过分的事,人家会还给我们这个君王吗?但是有见识的人说,“秦国人一定会把,我们的国君放回来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哪儿错了。”而且后面又说了一堆,大意就是:你不放的话,显得你这个人斤斤计较,放的话反而能显得秦国人大度。
你看,阴饴甥的这个二分法,很厉害,他把两种可能会“卑微”和“骄傲”的态度分给两类人,既不明说,也给了暗示。既表达了态度又给了对方面子。你卑,自己的底气就没了,你亢,别人的面子就没有了。
当然不卑不亢的前提,是你有充分的准备,就是当你想要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请不要把主动权交在别人的手上,而要把主动权尽量地拿在自己的手上,多去想一想别人为什么要帮你?在求人之前先要考虑如果别人不帮你,你要先尽可能给自己做好准备,而不要仅仅地寄希望于别人的大发慈悲。
那么《阴饴甥对秦伯》后面结局如何呢?秦伯非常开心,他说“是吾心也。”“这正是说到我心坎上。”,然后把他放了出来,并用“七牢”的礼仪去接待他,七牢是一种接待国君级别人物的礼仪。
最后我们再做一个总结,生活中如何在这种特殊情况中做到不卑不亢,从而让别人尊重你,平等地愿意帮助你?
第一个就是求人办事之前,先让自己尽可能的有点底气;
第二就是换位思考,不卑不亢,就是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
第三,就是主动地给别人提供帮你的理由,其实有时候我特别希望你帮我,但是我要替你想想“你为什么要帮我?”
最后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因为过分卑微而反而不被善待,或者因为过于强硬而让人把事情搞砸。学完今天的故事,你觉得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类情况,你会怎么去思考,欢迎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再次欢迎大家来到年读经典,好好学,顶峰见。
格乐-内蒙古-公务员: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是把双刃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更是需要智慧,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不管一个国家是强大还是弱小,用好外交辞令关乎国家的利益,更关乎人民的利益。我们生活工作中也需要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谄媚不霸气,遇到问题机智应对,既能够化解危机又能够有底气。
清零-帆书训练营运营官 :阴饴甥有胆有识,不俾不亢,成功的完成了使命。意思强硬,而说话很委婉,辞令之美尽于此,文学之美亦尽于此。到底是什么让阴饴甥的底气十足呢?
罗兰: 这段故事十分生动,晋国阴殆甥智慧运用君子与小人斗争对话的描述,与秦穆公巧妙沟通,既让你秦穆公达到统一天下的目标,也让自己的国君回国,达成双赢的目的。对话的关键点在“臣服的自然感恩怀德”,让秦穆公不得不同意。这正是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沟通达到双赢,需要的足够智慧。
雅楠-河南-运营 阴饴甥对秦伯,展示了语言在外交方面的力量,从君子/小人角度的对比,更体现了阴饴甥两面思考的智慧。启发一点:凡事有两面性,不妨换个角度看。
安安 语言的力量很强大,阴饴甥有胆有识,态度软硬兼施,讲话极有分寸,最终以自己的庄重自持、才智纵横,既赢得了秦穆公的尊重与款待,又不辱使命,达到了营救自己国君的目的。
艳斌-辽宁营口-退休 :阴饴甥用自己的智慧分析晋国的两派对君王的处境,得到了秦穆公的尊重,最终不辱使命救回国君。
宋润生--培训*欧卡*沙盘*团建 :言而有信,不能因为客观的原因而随意更改自己所做的一些决定
释然 :说话是艺术,説高级话更需要智慧和胆量,话语里包括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说好话,会说话。
珍筝-四川-医生 :阴饴甥不辱使命,用二分法,借用君子和小人之口,分析利弊,巧妙避免正面冲突。换位思考,因势利导,自己有底气,对方有面子,达成双赢局面。乐于助人,情感账户存量足够。先予后取!舍满取半!寻求帮助前,做好退路,有底气。主动给出他人帮助自己的理由。不能强人所难。帮不帮都接受。
豆豆-湖北-职员 :语言是强大的,任何时候站在什么角度,就用什么立场,多说符合自己利益的话
钱钱~郑州~机关: 晋国阴饴甥不卑不亢有勇有谋,他借用“君子与小人”之口,因势利导,避开正面交锋,既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又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了秦穆公,又明里暗里的告诉秦穆公,这样做既能够成就你的一代霸业,又能让臣服的人感恩戴德,何乐而不为呢?秦穆公觉得阴饴甥言之有理,不仅改让晋侯住进宾馆,还对晋侯以礼
陈金妍-成都-培训师 :说话是一门艺术,真诚相对,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是最为真实且靠谱的。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坦诚相待,以礼相对,这个确实是如此。从这一段的对话里能够理解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并且把话说对方的心坎里很重要…
敏~广东~工程管理:成竹在胸,选择在我。
凡事都有多面性,凡事都有可选择性。
在对方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更容易得到共鸣与支持。
Fancy :阴饴甥在会见秦伯之前,将太子“圉”推上国君之位,为出师秦国做好强有力的心理后盾,见秦伯后又从君子小人两方面阐述国内情况,述说国内有礼有兵这一事实,继而又说到秦国以前对晋国的好,也进一步暗示晋国上下会以感恩臣服之态回报秦国,帮助其实现一统霸业之心,堪称楷模。
永春~北京~科研 :阴怡甥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首先审时度势,权衡了晋国与秦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深入地了解了晋侯当下的困境,更对秦国和秦伯这个人做了深入的了解。然后制定了策略。既不能一味强硬,也不能卑躬屈膝;而是要不卑不亢,用平等的态度和对方探讨,如何做才是对对方有利的选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铃 :1.先在国内做好准备,让自己的谈判有底气
2.先礼后兵,表明谈判的目标是希望两国合作而不是对抗
3.给秦国预设一个很高的道德境界,给了秦国很大的面子
涓涓细流 :世间万物都存在着矛盾,有两面性,阴怡甥借“小人”、“君子”之口论述了利与弊,有“戚”有“恕”,看似给出了选择答案,实际上表明秦不得不放晋的决断!说话不卑不亢,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步步为赢,含蓄又坚定!
云淡风轻:我觉得,阴饴甥所以能成功,所以那么优秀,一是因为他无我,站在全国的立场,客观地分析问题,才有说服力;二是因为他条理清晰,把全国人民的观点一分为二,形成博弈,既说明全国人民的决定,也分析形势,让秦国看到博弈之下的事实,造成秦国的压力。三是给秦国足够面子,把秦国抬到道德高点,让秦国不敢造次。
Narcissus-上海-企业管理 :阴饴甥用辩证思维帮助秦穆公做出假设和预测,并分析利弊得失,研判路径及最终结果,通过换位思考,让秦穆公走上拯救者角色。用充满智慧的纵横家思维,实现了秦国息战、晋国安保的结局。
我爱冉然苏州居家 :高明的谈话者看似没有立场实则深谙人性;看似漫不经心说着别人的话,实际将可选择权早已圈定,不动声色间将对方的决定权固定到他预设的方向。而对方看来,一切都是那么自主参与的决策,成就感和价值感爆棚。一切在于对智慧,胆识,人性洞察,果敢,坚定等优秀品质上的。掌控全局,掌控人性,需要终身学习
陈君竹 :阴怡甥虽然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的,但却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讨论利弊。没有讨好,没有乞求,没有不自量力的恐吓,也没有指责……阴怡甥的冷静理智和不怕事的力量感,使秦伯放弃了小恩小怨,将注意力集中在称霸这个更远大的目标上。
福君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在自己国内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阴饴甥抓住秦伯称霸的野心,利用人人愿为君子不做小人的虚荣心,运用不卑不亢的言辞,“不战而屈人之兵”,成功说服秦伯释放了晋侯。
凯凯~厦门~职员 感悟:
阴饴甥知己知彼,审时度势,面对高高在上的秦穆公,不卑不亢,平等对话。通过“小人”“君子”之不同意见,阐明国内的情况——既有臣服之心,又有抗争到底的底气。通过换位思考,阐明秦国放回晋国的国君是最明智的做法,使秦穆公心悦诚服,敬以诸侯之礼,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阴饴甥的不卑不亢,来自于他知己知彼的底气。在开始谈判前,充分获取各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制定最有利于实现自己意图的策略,才能在谈判中做到心中有数,把握主动,从而不会被对方带偏了节奏。
瘦身成功—阜阳—会计 :早晨读的忘了接龙。说话之前要知道自己说话的目的。才能做到不卑不亢。这样的言语对话才值得被记录,被研究。而随意的对话,比如吃了没,则不用记录研究。
桔子: 阴怡甥冷静智慧,做好两手准备,让自己无后顾之忧,谈判的时候不卑不亢,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取得了谈判的成功
思考题:
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因为过分卑微而反而不被善待,或者因为过于强硬而让人把事情搞砸。学完今天的故事,你觉得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类情况,你会怎么去思考?
回答:
我在生活中是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没有自信,心中没有底气,在工作中跟同事交流,都是小心翼翼的说话,生怕对方不开心。在家中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也是没有原则和底线,造成孩子对我的不尊重,现在想通过学习强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