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读书到工作,一直出门在外,已经八年了,八年来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上学两次暑假所以能两次,等到上班的没有时间,一年就一次(春节假期)
我不是想家,而是上学、工作都在外省,一个单程就二十个小时以上,综合精力、经济、时间等因素,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回家。
背景离乡的人都有想在外面闯从一片天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可是想象是丰满,现实是骨感。
在大城市大多数都是外来打工的或者上班族,在大城市自力更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月几千的工作,除了吃住平时跟朋友聚个会什么的所剩无几。存钱买房几乎跟自己无缘。
像我几千块钱的工资,在杭州租房二千多,吃一千多,买化妆品、衣服、各种生活用品,所剩无几,而在杭州郊区房房价二万起,平均房间4万,像我这样的单身一族紧衣缩食,也买不起房,所以也没有想过买房。
一个人在外父母难免会担心,时常通话啦啦家长理短。听见妈妈说最多的就是看我买的新衣服好看吗?有事无事买买买。心情买、变天了买、没事上街逛买…
听见这些消息的时候,心里难免会难过,父母养育我这么大,给他们买衣服的次数太少了,不过回家后才明白。我还是先照顾自己好了。
妈妈在家开了个小卖部,不算大型超市,就是买点小零食、烟酒、一些生活食品还有就是爆竹。小乡镇生意说不能说很好,但养活自己、家用还有管哥哥小孩的零花钱。
年轻人爱睡懒觉大家都有同感的,回家期间最常听到妈妈说都话就是,我都买了一千多的东西你们还不起啊,像你们这样做生意,吃屎都有起早点,起晚了都没有了。哈哈哈…
一个五十六的妇女,在巴掌大的村里一个月收入将近八九千,已经非常不错了。相对很对人这并不算什么,但是在相对我们的生活消费,他的收入一件相对不错。在我们村里很多年轻人在市区打工也不过才两三千的工资。
在家里不用租房、吃的几乎都是自己种的粮食,主意的开销就是我们年轻说的红色炸弹或者白色炸弹。在看看自己没人加班加点才到手少的可怜的收入,真是无地自容。
现在很多在外地上班的人,自带优越感,跟地区优越感有点类似,北上广深的本地人看不上其他城市,而在北上广深打工的同志看不上其他城市打工的,特别是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说着外面的世界如何如何的好。
背井离乡吃的那些苦只能往肚子里吞,回家看到原来的家人、朋友、同学,结了婚、有了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才自己有多穷。穷的自己剩自己所谓的自由。
现在时常迷茫,家里人、朋友都让我回家,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好了。其实我不怕苦,只是不知道这么把这个苦日子过到头。
家里经常游说让我回家的堂姐,回家的时候悄悄的告诉我,她现在月薪一万多了,自己准备自己开个公司,她仅仅比我大一岁,已经有孩子的她在家混的如鱼得水。在看看自己,就像本来已经在井底了,乌黑的井底还在往下沉。
生活总是这样,当你对未来充满希望时,生活总是冷不丁的给你一巴掌,让你从梦中醒来。
过年回家我才真正的意识的自己有多穷,不得不说,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既然选择了,任务没有完成,革命尚要继续。还有是不管你在哪里上班,想要长期发展都跟自己的能力。
现在想要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努力跟上别人得节奏。穷不穷是次要,能养活自己就好,但至少对得起自己,不要辜负了自己的人生。